在美國對中國的關稅飚到245%之際,一場關于波音飛機的較量,正在中美之間悄然上演。
當中國明確表態拒絕采購波音客機之際,一向強勢的特朗普卻罕見地發文回應,而白宮方面更是拋出驚人說法,稱中方主動尋求談判。
那么究竟是誰在這場博弈中占據主動?這背后的真相,或許遠比表面看到的更加復雜。
半個世紀前,波音公司踏上中國這片沃土時,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今天的局面。
1973年第一架波音飛機降落在中國,開啟了一段傳奇般的市場征程,那時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前夜,而波音則成為中美關系解凍的重要見證者。
數據顯示中國航空公司的機隊中,波音系列客機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
14家中國航空公司運營著數百架波音飛機,貢獻了波音全球銷量的25%,這個數字背后,是中國民航業騰飛的縮影,也是波音在華深耕的成果。
然而這段看似穩固的商業紐帶,卻在近年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是因為貿易戰的陰云更是給中美航空貿易蒙上了一層陰影。
進入到2025年4月,美國政府對中國商用飛機征收145%的關稅,這一決定直接推高了飛機采購成本。
一架原本售價1.2億美元的飛機,加上關稅后價格飆升至2.7億美元,這樣的成本對任何航空公司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
中國的反制措施隨之而來,125%的反制關稅,實際上等同于向美國貿易發出了"斷供"信號。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已采取措施,要求國內航空公司暫停向美國企業采購任何飛機設備及零部件。
而這一決策對美國波音公司造成直接影響,導致其股價在美股盤前交易中大幅下挫4.6%,而該公司今年以來的股價跌幅已達10%。
同時為了減輕國內航空業的經營壓力,消息人士表示,中國政府正在研究相關扶持政策,計劃為那些租用波音飛機的航空公司提供援助,以應對其面臨的成本上漲問題。
可以說這一系列舉措反映了航空產業在國際貿易關系中的重要地位。
畢竟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航空市場,其政策調整不僅影響本土航空公司的經營策略,也對國際航空制造巨頭的市場表現產生顯著影響。
同時政府對國內航空公司的支持也體現了維護產業穩定的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選擇這個時機"斷供"波音,也有其深層考量。
畢竟國產大飛機C919已經開始商業運營,預計到2025年年產能將達到30架,雖然這個數字與波音的產能相比還有差距,但已經展現出了追趕的決心。
同時空客公司的存在,為中國航空公司提供了可靠的替代選擇。
從某種程度上說,波音在中國市場的困境,折射出的是全球航空制造業格局的深刻變化。
中國不再滿足于僅僅是大買家的角色,而是在積極打造自己的航空制造能力。
而這種轉變,不僅關乎產業升級,更是涉及到產業鏈安全和技術自主的戰略考量。
而在穿出中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之后,特朗普立刻發文作出了回應。
美國當地時間4月15日半夜,當大多數美國人還在熟睡時,特朗普的社交媒體賬號突然爆發。
這位總統用一連串措辭強硬的帖文,表達了對中國"斷供"波音的不滿。
“中國很大程度上違背了協議,這是中國對拜登政府可以說是毫無尊重!“
特朗普的深夜發文并非無的放矢,數據顯示自中國實施反制關稅以來,波音在美國的進口訂單暴跌%。
作為美國制造業的標志性企業,波音的困境直接影響到特朗普引以為傲的"制造業回流"計劃。
白宮方面的反應同樣強硬,在回應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貿易的時候,高級官員接連發聲。
強調"中國需要美國客戶"、"他們想要我們的錢",同時中國應該主動與美國達成協議。
這種論調背后,是美方試圖在談判中保持主導權的企圖,然而現實情況卻遠比口頭表態復雜得多。
也就是中方爆出不購買美國的波音飛機后,當地時間15日美國白宮最新公布的232條款事實清單揭示了中美貿易關系中的一個重要細節。
根據文件說明,部分中國輸美商品目前正承受著高達245%的關稅壓力,這一數字并非新出臺的稅率,而是現行關稅體系下中國對美出口商品所面臨的最高稅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事實清單的發布時機和內容傳遞出了多重信息。
一方面,它清晰地展示了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嚴峻程度,另一方面通過白宮官方網站公開這一信息,也反映了美國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立場和態度。
這種高額關稅的存在不僅影響著中國企業的出口成本,也直接關系到美國市場的商品價格和供應鏈穩定。
245%這一數字的公開,讓外界更直觀地了解到當前中美貿易關系中存在的具體挑戰。
更令華盛頓頭疼的是,這場風波已經超出了單純的商業范疇。
波音公司不僅是民用航空器材的制造商,還是美國重要的軍工企業,近期曝光的F-35戰機項目就面臨著稀土供應困境,這讓五角大樓不得不重新評估供應鏈安全問題。
中國方面則表現出了相當的戰略定力。面對美方的強硬表態,既沒有激烈反駁,也沒有立即讓步。
而多家華爾街投行對波音公司當前面臨的市場挑戰發表了分析報告。
摩根大通分析師塞夫曼指出,盡管印度等新興市場展現出采購意愿,但這些只能滿足短期需求,中國市場對波音的戰略重要性無可替代。
杰富瑞分析師卡奧格魯則認為,中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可能是一種談判策略,這種狀況或許是暫時的。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會給波音帶來更嚴重的挑戰。
據"政客"新聞網報道,由于航空業高度依賴國際供應鏈,關稅政策的影響將尤為顯著。
與空客相比波音在成本轉嫁方面處于劣勢,這可能導致中國轉向采購國產飛機或空客產品。
更令人擔憂的是,關稅政策的影響已經擴展到全球市場,多位航空公司CEO向路透社表示,他們傾向于推遲接收飛機,以避免承擔額外的關稅成本。
而這種態度表明,關稅政策不僅影響波音在中國的業務,還可能損害其全球市場份額。
可以說這一系列分析顯示,波音面臨的挑戰已從單一市場擴展到全球范圍,關稅政策可能成為影響其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航空制造業的國際化特征,使得貿易政策的影響遠超預期。
觀察者網2025-04-16——中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波音重大挫折”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5-04-16——白宮:特朗普明確表示,對與中國可能達成的貿易協議持開放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