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先問問大家:
回娘家時,父母會讓你們小夫妻住在一起嗎?
可能對于絕大多數地區的人來說,都會在搖頭的同時,腦海里迸發出一個大大的問號,并且曾經還可能因此鬧出過尷尬和笑話。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小張,前段時間跟著新婚妻子到娘家回門。
當天夜里,原本岳父岳母是把他們小兩口分開安置在不同房間的。
可在城市住慣了的小張,覺得村子里晚上太過寂靜,再加上周圍環境黑漆漆的,顯得陰郁恐怖,多少有點不自在。
再加上時不時的還有老鼠窸窸窣窣的出沒,一來二去,就平添了幾分恐懼。
于是思來想去,就跟媳婦發信息,說能不能住一起。
他媳婦呢,覺得老公到自己家了,肯定要照顧他的情緒和感受。
所以本著不讓自己老公受委屈的原則,再加上都結婚了也不必避諱什么,就同意了小張的提議。
可是小兩口躺下還沒十分鐘,岳父岳母就聽見了動靜,于是破門而入,沖著兩個人就一頓數落。
小張看見這樣的陣仗,只能悻悻的起來,回到自己的房間。
其實,像發生在小張身上的這件事,并非是個例。
按理來說,女婿去岳父岳母家,多少有些陌生和不適應。
小兩口住一起,還能有個照應。
可事實上呢,在不少地方,都有回娘家不讓夫妻住一起的說法,甚至為了杜絕此類事情發生,還有一句特別有名的俗語:
寧叫屋頭停喪,也不愿屋頭成雙。
從這句話就能看出來,大家對這件事情的慎重程度了。
根據不少老一輩人的說法,如果回娘家小夫妻住在一起,那么會給娘家人帶來晦氣。
還有的人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樣做,屬于對祖宗的不敬。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知道這些都屬于是“迷信”的說法,那么既然如此,為什么時至今日,仍然保留這樣的習俗呢?
老話說:存在即合理。
可能在這件事情上,父母很少解釋原因,也不會明說什么,但是這一習俗背后,也蘊含著一定的道理。
接下來,我們就從三個方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矩。
01.女兒雖嫁人,但愛女之心猶存
在過去有句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但現如今,這句話的含金量在不斷下降。
甚至有不少父母,都化身女兒奴,對女兒極盡寵溺和愛護,并且在女兒身上的“投入”程度,也一點不比兒子少。
也正因如此,這才有了女兒出嫁時,不少七尺大漢的父親“飆淚”的經典場面。
說白了,在不少父母心里,哪怕女兒嫁的再好,潛意識里都有一種“家被偷了”的失落與不甘。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女兒女婿回家,不讓他們同住,其實就是為人父母的一種心照不宣的選擇罷了。
畢竟,眼不見,才能心不煩。
試想想,好不容易女兒回家了,還跟女婿黏在一起,那對父母產生的傷害,可想而知。
所以與其承受暴擊,還不如約定成俗,直接把自己不想看見的,扼殺在搖籃之中。
02.維護家庭秩序,避免“越界感”
從家庭系統理論來看,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其實是兩個獨立的系統。
當女兒結婚后,她的核心家庭關系已經轉移到了丈夫身上。
而回娘家,就等于重新進入了父母的家庭系統。
如果夫妻同住一間房,可能會在父母家中形成一種“小家庭嵌套”的感覺,讓父母潛意識里,覺得自己的家庭邊界被打破。
簡單來說,就是父母可能無意識的希望自己的女兒回娘家時,仍然遵循的是“女兒”的角色,而非“妻子”的角色。
如果跟丈夫同住,那就很容易給父母形成強烈暗示:女兒結婚了,在慢慢脫離這個家。
所以,這種做法,某種程度上是在心理上,幫助家庭成員獲得安全感,讓每個人都能各歸其位,以維持家庭原有的平衡。
03.強化“娘家”的獨立屬性
在傳統家庭觀念中,女兒出嫁后,娘家雖然仍然是她的“后盾”,但不再是她的主要生活區域。
而父母通過分開睡的方式,無意識的傳遞了兩個信息:
其一,娘家具有一定的主導權,以此來彰顯娘家人的威嚴,從而能夠更好的給女兒提供底氣,保護自己的女兒不受傷害。
其二,可以讓女兒女婿明確,這里是娘家,并不是你們的家,這并不是排斥,而是幫助女兒和女婿理解家庭角色的轉化。
除此之外,社會學家指出:
家庭儀式和空間分配,往往承載著象征意義。
比如,讓夫妻分開睡,可以強化回娘家的特殊性,使其與日常婚姻生活區分開來。
父母更希望女兒回來時,專注于與娘家的互動,而不是沉浸在夫妻二人世界中。
其實,這種習俗看似老派、頑固,但并非毫無道理。
畢竟,能讓年輕人避免尷尬的同時,還能讓娘家人更加舒心。
從其它層面來說,也大大的彰顯了娘家父母對女兒的疼惜和在意。
所以對于年輕人來說,既然保留了這樣的規矩,那么就盡量不要去破壞原本的平衡。
更何況回娘家,也僅有幾天光景,哪怕我們不怎么理解和接受,也要懂得入鄉隨俗的道理。
只有這樣,才能讓一個家庭更加和諧幸福。
最后也想問問大家,你們那里有沒有這種習俗和規矩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