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輝是一名大二年級的男生,他自述從小到大經常會有抑郁情緒、有孤獨感。半個月前,阿輝的孤獨感加重,無法排解。于是他和母親一起到咨詢室尋求幫助,希望通過干預改善人際關系,調整情緒狀態。
阿輝五歲前由父母共同撫養,母親是主要照顧者,父親忙于工作。由于父親工作原因,阿輝和母親跟著父親輾轉三地生活,阿輝對這段時間的生活幾乎沒有記憶。四歲左右,父親移情別戀后父母離異。五歲以后,阿輝被送到母親老家委托小姨撫養并上小學。阿輝得到了小姨精心的照料,但是內心孤獨,很長時間以來都會因為不能像同學一樣買好衣服穿、騎好的自行車而自卑。他有過一兩個朋友,很少參加同學的活動,大部分時間用來看書。
五年級的時候,阿輝母親回到老家,他繼續在小姨家居住,直到回到父親家鄉上初中。此時,阿輝才接受自己還有兩個妹妹的事實。阿輝上初中以后,父子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住,父親是主要照顧者,平時很少交流,周末二人會去繼母家,阿輝有自己的房間,對繼母和妹妹們都沒有好感。
上大學后,阿輝對所學專業并不感興趣,在大一的時候沉迷游戲,多門掛科,處在降級邊緣。大二開始以學業為主,雖然還會玩游戲,但有節制。阿輝善于觀察別人,有求必應,但由于自己的需要并不能經常得到滿足,因此對同伴關系很失望,有強烈的孤獨感。
阿輝面對選擇會比較猶豫不決,對未來沒有長期規劃。他對自己的學業能力有信心,但對自己的控制力水平并不十分確信,所以在自我感知方面還是比較合理的。他在臨近降級邊緣時,能及時調整學習狀態,這說明他還是可以處理學習上自尊的威脅,不會過度情緒化。然而在親密關系里,比如聽母親嘮叨他不如別人家孩子時,他經常通過壓抑自己的情緒來拒絕自尊的威脅,進行自我防衛。
阿輝和離異的父母雙方都保持著安全可靠的關系,但他在對待和其他人尤其是男生的關系上有比較大的困難。從小到大少有朋友,且沒有長期穩定的關系,上大學以后,和寢室同學關系一般,有被忽視的感覺,時常處于孤獨中。他雖然通過網絡結識十幾位校內女生,但是從沒有和其中任何一個人有戀愛關系。盡管有心儀對象,但始終沒有勇氣表白,這件事可以進一步說明他在建立親密關系方面存在障礙。
阿輝看上去有良好的整體認知能力。他準時在咨詢時段到來,并且能以流暢的方式講述他的困境。在決策制定上傾向于順其自然地做出選擇,在問題解決方式上比較有條理,可以冷靜地解決問題。阿輝在學業上具有一定的自省能力,但在人際關系中,不能通過自省來認識和改善與他人關系。
阿輝的問題就是在關系中缺乏安全感的問題,因為阿輝很難與他人發展長期穩定的關系,這讓他深陷孤獨的感覺之中,情緒長期處在低落的狀態里。由于早期依戀關系受損,阿輝很難與他人建立穩定的關系,自我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阿輝幼年期生活經歷動蕩,遭遇父母離異,主要照顧者變更等創傷經歷,自我受到一些威脅,早期的依戀關系受損,導致阿輝無法發展與他人的安全依戀關系。進入童年后期和青春期,阿輝經常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經濟支持不足無法滿足其對好服飾、用品的渴求,為了在同學面前顯得無所不知,私下里花時間查一些自己并不感興趣的資料。在這些經歷中阿輝忽略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和需要,人格過度膨脹,發展出討好型的人格。
初次訪談時,我盡可能地為他創設安全的環境。通過傾聽,我發現阿輝描述與他人的關系時,有身體前傾、神情低落的行為,他所展現出來的情感與其描述的內容是一致的。這種渴望關系又孤獨的抑郁情感是意識層面的,并為他帶來了孤獨感,我及時對這種情感進行共情和理解。
阿輝講述了和一個心儀女生的交往過程,他反饋向心儀對象表白失敗了,剛開始有些難過,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靜。阿輝雖然在這段關系中投入了很多的情感、精力,但關系結束時并不十分在意,這讓我感到有些疑惑,向阿輝提出了疑問,阿輝表示不想成為一個固執、偏執的人。
阿輝的現實生活中,他的社會支持是很少的,能給他的能量也很少。這與他目前的學業處境也很相似,大一時掛過四科,已經無法實現保送、找個好工作的理想,那是一段很灰暗、低沉的日子,他曾用渾渾噩噩形容過那段生活。
通過場景重建干預,引導阿輝體會情緒的變化,肯定阿輝條理清晰、有規劃能力等潛質。阿輝開始發現新自我,其內心深處的活力透過語言表現出來,自我也被激勵起來。阿輝主動提出想探討關于未來發展的問題,通過分析,將阿輝與他人比較所帶來的壓力,轉化為自身發展需要的動力。通過學習有效溝通,學會如何在與他人的溝通中更好地滿足自身需求。
阿輝的目前生活狀態呈現出兩端化的特征,會學習、運動、參加團體組織的活動,表面看人際關系不錯,但是在關系里自己會比較自卑,更多的情緒體驗還在偏抑郁的層面,被別人瞧不起的感受還是比較多的。我幫助他理解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探索個體在社會中的生活發展,幫助他重新建立生活目標和方向。
可見阿輝內心開始接納自己,對自己喜歡的部分多了一些。阿輝現實生活中充滿了無奈,父母離異、被寄養、輾轉求學、志愿填報都是被別人安排的,我與他一起體會情緒上的那種無力感,同時也肯定他能主動聯系父母,維護與父母之間的聯系,是很不錯的行動。通過我與阿輝的場景重建干預,他理解了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尺度。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輝在與他人關系上發生了正面的變化,反饋自己與男生和女生的關系平衡了,生活、學習更加規律,有主動探討未來發展的動力,表現出更多的掌控感。他對自己的接納程度也明顯提高了,情緒狀態有了明顯改善,能更多體會到正面的情緒,即使偶爾還會有低落情緒產生,但知道這是可以接受的,自我也是能夠調整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