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月22日,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南昌召開。會議強調,要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做好老干部工作,夯實老干部工作基層基礎,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保障工作,不斷譜寫新時代新征程老干部工作新篇章。為學習貫徹全省離退休干部“雙先”表彰大會精神,“宜春市老干部之聲”開設專欄,刊發宜春市榮獲全省“雙先”表彰榮譽集體和個人的先進事跡。今天,讓我們來學習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宜豐縣退休干部盧成生的先進事跡。
桑榆未晚映紅霞 助力振興獻赤誠
——記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宜豐縣退休干部盧成生
盧成生,男,中共黨員,70歲,現任宜豐縣花橋鄉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自2014年擔任支部書記以來,他始終以“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為信念,帶領全鄉老黨員在基層黨建、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中發揮余熱,該支部先后榮獲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全省離退休干部“示范黨支部”,2025年個人獲評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
強堡壘,黨建引領聚銀輝。在擔任支部書記期間,盧成生始終把加強自身學習和抓好支部黨員思想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積極引導全體黨員堅定政治立場,針對老同志的特點和實際,采取集中學習、專題講座、參觀考察、送學上門等方式,認真組織好支部黨員的日常學習活動,同時狠抓支部場所設施建設。在鄉黨委的大力支持下,投資400多萬元,精心打造一個區位方便、環境良好、配套齊全、功能完善的退休干部活動中心,配齊門球館、大禮堂、健身廣場等,極大地豐富了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使支部黨員的黨性意識和宗旨觀念不斷提高,黨支部凝聚力不斷增強。
踐初心,銀發先鋒顯擔當。農村基層治理的優化,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盧成生積極組建“銀發智囊團”,動員離退休干部充分利用曾經“局內人”和退休后“局外人”雙重身份,積極獻言獻策。其中集中供水項目——白市自來水建設,繞道社溪村,解決了沿途良田、元腦、張家、新村、老村等自然村近千人的安全飲水難題;農貿市場改擴建,配置了垃圾收集亭、停車位等基礎設施,市場面貌煥然一新,為家鄉事業發展貢獻力量;近年來,多家鋰電企業陸續入駐花橋,貨運卡車增長迅猛,亂停亂放、不禮讓行人現象時有發生,給集鎮居民帶來嚴重交通安全隱患,通過增設臨時停車場、紅綠燈設置等,管理疏導車輛有序停放,文明通行,有效減少了交通事故;針對北港河集鎮段防洪工程的實施,雖疏浚了河道,提高了防泄洪能力,但河岸泥濘、斜坡平滑,給群眾兩旁稻田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出行困難和安全風險,河岸游步道的鋪設,綠化、亮化,防護欄的安裝,既方便了群眾運糧通行,又給居民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健身散步通道。
暖民心,真情服務踐使命。“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肯干,我們來幫你。”盧成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在強化支部建設的同時,始終把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堅持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七、九月初二傳統牛圩日,組織黨員在集鎮開展科技宣傳咨詢活動,解答群眾的疑難,分發科普資料,并因地制宜,每年邀請相關方面的專家、技術員舉行油茶種植、牛羊飼養、中醫養生、疾病防控等知識培訓,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2018年,為葡萄種植園胡敢提供技術指導、聯系銷售渠道,擴充面積60畝,年收納貧困戶10戶,發放務工工資30000余元;2021年爭取引進白蓮種植,成功簽約1158畝,2022年仁義千畝白蓮基地正式開始整地種植,2023年7月22、23日舉辦首屆荷花節,得到中央電視臺經濟欄目頻道肯定宣傳,生產的蓮子、蓮芯供不應求,盧成生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更增添了責任感和使命感。
來源:宜豐縣委組織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