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變了,又一次讓人措手不及。
本來剛剛才說得斬釘截鐵,關稅政策雷厲風行,一轉眼卻又自己推翻前言。就在幾天內,他對關稅豁免的態(tài)度前后不一,先是喊著要收“對等關稅”,把股市攪得天翻地覆,然后又臨時說暫停執(zhí)行;對中國電子產(chǎn)品剛放狠話,轉頭就偷偷豁免。現(xiàn)在又輪到汽車行業(yè),明明說要一刀切征稅,結果又放話說考慮“臨時豁免”,理由是企業(yè)“需要更多時間”。
從頭到尾,就是反復橫跳。
特朗普總愛說自己是個“很靈活的人”,但在國際政治和經(jīng)貿(mào)政策上,這種“靈活”更多時候表現(xiàn)成“善變”和“朝令夕改”。今天是雷霆手段,明天就恩賜般放人一馬。他在很多重要議題上的轉變,不只是風格問題,更涉及契約精神、政策可信度、國家信譽這些根本問題。
這種操作方式不是第一次了。特朗普第一任期時就干過不少事:強迫加拿大和墨西哥重簽自貿(mào)協(xié)議,改完了又翻臉;對華政策一日一變,說好的協(xié)議剛簽又開始威脅制裁。上任不到三個月,類似的事又重演。
有人說他“翻臉比翻書快”,真不是夸張。我們就看看幾個例子:烏克蘭沖突他說24小時能搞定,現(xiàn)在戰(zhàn)火照舊;TikTok“不賣就禁”,結果幾輪行政令來來回回;推翻出生公民權、遷走加沙居民、吞并格陵蘭島……都是高調起手,最后悄無聲息收場。
這些政策不光影響美國內部,也嚴重打擊了美國在全球的信任度。過去,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形象至少是“說話算數(shù)”的大國,現(xiàn)在卻變成了“今天說A,明天說Z”的不可靠玩家。久而久之,不只是對手在調整,連盟友都開始另做打算了。
其實國際合作最講究的就是穩(wěn)定性和預期。一國領導人如果朝令夕改,哪怕再有影響力,也會被合作方質疑其可信度。特朗普的種種操作,在我看來,正在削弱美國長期積累的制度優(yōu)勢,把“國家信譽”這樣寶貴的資源當兒戲。
這不,最近又鬧到了大學頭上。他要求各大學改變對以色列的態(tài)度,不改就要凍結撥款。哥大退讓了,但哈佛硬剛。特朗普立刻動手凍結撥款,還威脅要取消其免稅地位。結果斯坦福等高校也站出來撐哈佛,批評總統(tǒng)干涉學術自由。這場戲,就像馬戲團一樣荒誕,但又確實在真實上演。
一個國家的總統(tǒng),不是脫口秀演員。他不是在臺上講段子,而是在制定牽動千萬人生活的政策。但現(xiàn)在美國卻陷入了這種狀態(tài):政策靠直覺,決定看心情,變動沒人能預測,承諾沒人敢信。
有人形容特朗普就是個小丑,但問題是,這場“馬戲”全世界都在買票圍觀,有些人還是被動觀眾。更重要的是,美國人自己買了這個票,現(xiàn)在也只能繼續(xù)坐在這場戲里看下去。
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盟友開始觀望,敵手開始布局。大家都看清楚了,一個不確定的美國是最不可靠的合作對象。中國、歐洲、甚至一些傳統(tǒng)美盟友的態(tài)度正在慢慢發(fā)生變化。這不是特朗普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信用體系正在被一點點耗盡。
最后引用一句話:信任是建立在一貫行為上的,而不是口頭承諾。當一個國家的政策像天氣一樣變化無常,世界終將用腳投票。
好戲還在繼續(xù),但我們得開始問一句:這場馬戲,誰是演員,誰是觀眾,誰又會成為最后的笑柄?
歡迎留言聊聊:你覺得特朗普這套“靈活機動”的政治風格,會帶領美國走向強大,還是一步步消耗掉自己的信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