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我國放飛50羽軍鴿穿越首顆氫彈爆炸的蘑菇云,但平安回來的只有45羽,正當人們感到惋惜時,它們竟然創造了一個奇跡……
“陳同志,你這軍鴿不行啊,你們昆明軍區的軍鴿部隊已經是全國最厲害的了,參加這核試驗怎么還有5只鴿子沒飛回來,是不是被核輻射干擾,還是迷失了方向。”
陳文廣也納悶,他們昆明軍區的軍鴿部隊,作為全中國少數沒經歷過撤編的軍鴿部隊,為周圍輸送了不少的空中力量,在云南缺少電臺的時代,這軍鴿是既當郵遞員又當電報員,飛過高山,跨過海,跟老鷹打過交道,對爆炸聲熟視無睹,集合了中外鴿子優良基因的集大成者,從來沒有跑丟過的痕跡,怎么這次參加過核試驗就出了問題呢?
作為氫彈工程的參與者,當上級要求陳文廣把軍鴿從昆明送到大西北的時候,陳文廣沒有一點猶豫,他不知道國家要用軍鴿做什么,只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
那幾年因為經費的問題,大部分軍區的軍鴿部隊都沒來,唯有昆明軍區的軍鴿部隊由于秦基偉的鼎力支持,才保存了下來,因為他們是鼓足了勁頭給國家做貢獻,要不然這些年豈不是浪費了國家的栽培,秦基偉將軍的信任。
但來到大西北大那一刻,陳文廣還是震驚了,他沒想到上級要自己來的地方是核試驗基地,早幾年前的時候他就聽說原子彈爆炸的消息,極為振奮,無時不刻的在想怎么能夠參與進去,魏國效力,可惜他一個養鴿子的根本沒機會,現在終于讓他給趕上了,還讓他帶著自己一手培養的鴿子。
來到大西北后,陳文廣終于明白了自己的任務,讓鴿子飛躍氫彈蘑菇云,這可讓陳文廣鎮驚住了,他上過學,近些年來也在部隊的幫助下研究過鴿子為什么對方向這么準確的原因,又說鴿子能夠感應磁場的,也有說鴿子看太陽行走的,也有說鴿子能夠感知次聲波,但無論哪一種方法,氫彈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尤其是聽說核彈有輻射。
但時間不等人,氫彈實驗更不等人,陳文廣對鴿子稍做培訓之后,就來到了爆炸現場,周圍的人極為緊張,個個手心都冒汗。
一聲轟隆巨響,中國發出了自己的怒吼,也讓中國的國防力量更加強勁,但陳文廣沒有那么多時間激動,他那按照上級的指示引導鴿子飛上了高空,這也許是科研工作者的另一項實驗,對氫彈有幫助。
穿越過程非常順利,鴿子安全的回到了陳文廣在大西北的鴿籠里,方便相關工作者記錄數據,但陳文廣卻發現了一個不對勁的地方,少了五個鴿子不見了,無論鴿子是死是活,但他們身上可帶著實驗記錄儀,這可是重要數據,可能對氫彈爆炸的信息采集有偏差。
不少人都覺得可惜,少個5只鴿子,陳文廣也可惜,畢竟這是他一代代培養出來了的,至今已經有近20多年了,少個5個精銳,實在痛心。
但沒辦法,陳文廣等人先行回家,但當陳文廣卻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那五個鴿子回來了,身上還有珍貴的實驗數據。
這可是將近3000多公里的距離,但陳文廣只有對戰友歸來的高興,他太喜歡這些動物了,昆明軍區組建軍鴿隊的時候,有一批鴿子的來源就是他提供的,每一個鴿子的習性他都熟悉,少了一只都難受。
軍鴿一直以來都是航行的重要幫手,在早些年可能還往返山區運信,現在可能更多出現在船只上,或者一些鴿子協會上,但不管怎樣,國家都不會忘記這50只鴿子做出的貢獻,以及陳文廣多年來的悉心培育。
信息來源:百度百科——昆明軍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