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鄧小平正式對外宣布:
“中國政府決定,人民解放軍減少員額100萬。”
消息一出,震驚全球。外媒更是形象地報道稱,
“鄧小平輕輕伸出的一根手指頭震驚了世界。”
當時,在中國南部,越南軍隊不斷蠶食、試探中國底線,北邊,蘇聯軍隊陳兵百萬,重兵壓境。在這樣的形勢下,
中國軍隊卻要裁軍百萬,這無異于平地驚雷
,但同時,中國也向世界傳遞出了一個十分明確的消息:
未來,中國將一心一意求和平求發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受周邊國際形勢影響,我軍總兵力一度擴大至400萬人。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軍隊建設用“一片混亂”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軍隊總數甚至一度達到600多萬。
1975年,鄧小平第二次復出后,便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軍隊中
“臃腫不堪”
的問題,但隨著他再次離開核心領導崗位,為軍校“消腫”一事也不了了之。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正式復出,并重新開始醞釀軍隊建設問題。
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
提到我軍的軍隊建設,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便是對越自衛還擊作戰。
在這次作戰中,我軍雷厲風行,“用牛刀殺雞”,僅用一個月便結束了戰斗,這表明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但
打勝仗不代表軍隊沒有任何問題。
相反,
在過去十年遺留的問題對我軍戰斗力的影響仍然存在
,如昆明軍區內,派系斗爭就相當激烈。此外,在具體作戰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就更加突出了:
出現了軍隊建制打亂的情況,尤其我軍在后撤途中,組織得十分混亂。
為此,總參特意發了通報,要求后續部隊在撤退過程中要做好火力交替掩護,有序組織部隊后撤。
自抗美援朝結束后,我軍已經有幾十年沒有過實戰經驗,在和平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解放軍,
在對越還擊作戰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引起了中央軍委高度重視。
戰場才是部隊真正的試金石,因此,鄧小平在1980年的軍委會議上,再次一針見血地直戳痛點:
“如果我們面臨的是更強大的對手,不是像對越自衛還擊作戰這樣的事,我們軍隊的戰斗力還可靠嗎?”
通過在對越還擊作戰中暴露出的問題,
鄧小平決定進一步推進軍隊改革。
1981年9月,人民解放軍在華北某地舉行了軍事演習,鄧小平連續五天觀看了演習。期間,面對其他同志的興奮,鄧小平則顯得十分平穩深沉。
軍事演習結束后的第二天,鄧小平在講話中重點提到了
軍隊的“現代化”、“正規化”和國防的“現代化”。
此后一段時間里,鄧小平在每次軍事會議上,都會重點提及與“軍隊消腫”有關的話題。
對于沿襲了幾十年的中國軍隊體制,想要“消腫”談何容易。
因為自1975年以來,軍隊就已經經過4次精簡了,但每次都會出現反彈。
但這次,鄧小平是下了很大決心要做成的。
1984年9月30日,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將裁軍50萬的方案送到鄧小平手中,當鄧小平看到50萬這一數字后,當即表示:
“裁軍的力度還是小。”
同年11月,鄧小平出席了各大軍區、單位的最高軍政首長參加的座談會,會上,他作了重要講話,時間長達90分鐘。
就軍隊中的很多敏感問題直接攤開在眾人面前,包括軍隊高層領導老化等問題。
最后,他明確提出了裁軍百萬的方案,并表示
“這個得罪人的事我來做。”
這就意味著給軍隊“消腫”要提上日程了。
1985年6月,鄧小平在精簡整編方案上簽字,
武漢、福州、昆明、烏魯木齊等軍區被撤并,原來的11大軍區減少為7大軍區。
在正式的命令下達前,軍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認為昆明軍區將會保留下來。而根據軍委的初步方案,很有可能將成都軍區撤并,組成新的昆明軍區。之所以這樣想,一方面是因為昆明軍區的前身是
原二野的部隊,
另一方面是因為當時
昆明軍區還承擔著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任務。
但最終的結果卻出乎所有人預料,
昆明軍區被撤銷,并于8月30日停止辦公,開始為撤并工作做準備。
作為二野的老政委,為了軍隊建設的長遠利益和國家整體戰略利益,他果斷拿昆明軍區開刀。
消息一出,軍中深受震撼,全體干部、戰士們
真正感受到了鄧小平裁軍的決心有多堅定。
1987年4月,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徐信正式宣布
“中國人民軍隊的精簡整編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這不僅意味著解放軍員額減少了一百萬,更標志著調整后的軍區,
其獨立作戰的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戰役縱深擴大。
在這次百萬大裁軍中,除了昆明軍區被撤并,曾發揮著重要戰略作用的福州軍區也被裁撤。
1956年,鑒于臺海局勢的發展變化,我軍成立了福州軍區,
且其戰略地位相當高,曾一度處于戰備的狀態。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隨著沿海局勢逐漸穩定,福州軍區的戰略地位也開始下降。
在這一背景下,中央軍委決定裁撤福州軍區,并入南京軍區。
時任福州軍區司令員的江擁輝收到命令后,強忍悲痛,積極配合開展撤并工作,妥善安置退伍官兵,做好善后工作,直到順利完成交接工作。
在這一過程中,一些同志曾勸江擁輝可以找中央首長談一談,江擁輝聽后斷然拒絕,他明確表示
“無條件服從命令。”
對于軍中不少干部、戰士不理解的聲音,他耐心開解,說明裁軍的重要性。
在江擁輝司令員和政委傅奎清的領導下,福州軍區的撤并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撤并工作完成后,江擁輝和傅奎清來到北京向中央作了匯報。當時,組織原本打算繼續留用他們,安排他們在南京軍區任職。
江擁輝聽后,則婉拒了這一命令,他表示:
“應該給年輕同志提供更多機會。”
就這樣,江擁輝主動提出退休,并得到上級批準。而
政委傅奎清年紀比江擁輝小,便服從組織安排,繼續留在軍中參加工作。
傅奎清擅長政工工作,戰斗經驗也相當豐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雖然軍隊建設要向現代化發展,但并不意味著要拋下過去的一切,尤其是我軍的優良傳統。
有傅奎清這樣的老將坐鎮軍區政工工作,無疑令人放心。
在南京軍區任職期間,傅奎清狠抓思想政治建設,深入基層大力推廣軍區英模單位的建設經驗,
在重視我軍優良傳統的同時,他還順應時代變化,總結新時期部隊政治思想工作的新經驗,將其運用于部隊實際工作中
1988年,傅奎清被授予中將軍銜,這是組織對他工作的肯定和認可。
1990年4月,傅奎清主動申請退休,過上退休生活他,不僅繼續關注著國家、軍隊建設,而且還經常深入學校、部隊等企事業單位,宣傳紅色戰斗精神。
在百萬大裁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中,正因為有無數像傅奎清、江擁輝這樣的干部以國家、軍隊利益為先,才會使得這一震驚中外的裁軍順利完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