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9年,在陳勝、吳廣舉起義旗之后,各地響應的人的很多。
在這幫人中,有一個叫英布,這個英布非常有意思。
早年人家給他看相,說他受刑之后會稱王,結果英布長大后就故意往上碰,然后真就如愿以償的受了刑罰,英布受刑之后不光不感覺不光彩,反而認為自己發跡在望。
早在陳勝、吳廣起義之前,本來被安排去修筑秦始皇墓的英布,就已經混成了山大王。
后來陳勝那邊一起義,英布感覺自己的機會到了,也借著這個風口開始扯旗造大秦的反。
因為身處風口,所以英布很快就發展了起來,不過因為自己沒啥背景,所以英布后來就投奔了項梁,也就是項羽的叔父。
在項梁還活著的時候,英布因為作戰勇猛,就已經在項梁麾下混的風生水起,當年項梁號稱武信君,而英布則自稱為當陽君。
后來項梁死了以后,項羽接手了部分項梁之前的隊伍,這其中就包括英布。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項羽在領兵打仗方面,是不世出的猛人,他打起仗來,就像一把無堅不摧的長槍,而這根長槍的槍尖,就是被項羽多次委任為前鋒的英布。
英布因為常年當先鋒,又多次隨項羽參與重大戰役,所以后來項羽封王時,英布也被封為了九江王。
不過因為有周朝諸侯王自治的例子在前,項羽本人又沒有是秦始皇一統天下的能力,所以項羽分封諸王,在英布等人看來,這就相當于大家之前臨時組建的團隊散伙了,大家不再是上下級關系了,大家雖然封地不一樣,但是各自的地位應該都是一樣的。
而在英布看來,自己當年在項羽帶領的六國聯軍麾下,立下的戰功是數一數二的,但是最后僅僅封了一個九江王,他心里上是不太滿意的。
而且英布作為老兵,也一眼就看出了項羽讓他當九江王的目的,東可以防不太安穩的齊地,西可以當劉邦東進的緩沖,南邊還能幫項羽抵擋趙佗等人,也就是說,項羽之所以讓英布當九江王,不是酬謝他之前的功勞,而是想利用這個九江王繼續為他出力。
如果說這只是一種猜測的話,咱們再來看一些史實記錄:
公元前206年,項羽把自己名義上的大哥大楚懷王放逐至郴縣,然后又安排人處理掉了他,項羽所安排的人中,就有九江王英布。
英布此時是愿意配合項羽的,畢竟這個大哥大只有真死了,他們這些大哥才能是真正的大哥。
公元前205年,齊地發生叛亂,項羽準備御駕親征,但項羽并打算只帶自己的嫡系人馬去打消耗戰,而是要求英布也要出人出力。
英布這次答應的就沒那么爽快了,只派了幾千人應付差事,后來劉邦東征,項羽再次安排英布出人出力,結果英布開始推三阻四了。
英布這么做也很好理解,以前項羽和英布同屬于六國聯軍,項羽屬于總指揮,英布可以接受項羽的安排,但是大家都分王以后,就相當于大家散伙了,各自在各自的封地自負盈虧,你項羽突然又擺出架子,對我吆五喝六,還想用我的人去打消耗戰,我憑什么去。
而英布的正常婉拒,卻很容易得罪楚霸王,英布對此也有擔心,但是就在英布和項羽鬧別扭的時候,劉邦的拉攏卻來了,結果最后英布轉投了劉邦。
這還只是當年跟項羽很近的英布,那那些關系還不如英布的呢?
好像項羽后來敗給劉邦,是因為韓信太能打,但其實當年項羽的敵人,可不止劉邦一個,而對于劉邦來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戰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