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天,我們就請專家來科普大腸癌的預防與篩查。
大腸癌可以篩查和治愈嗎?
大腸癌的形成可以沒有任何早期征兆,腫瘤在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前能在腸道內壁生長多年。
大部分沒有癥狀的高危人群,很少主動前往醫院做細致檢查的,尤其是做腸鏡。所以在常規體檢中,肛門指檢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只能發現50%左右的直腸癌,也就是相當于全部大腸癌的1/4。
另外3/4的大腸癌可以通過糞便檢查有無隱性出血的方法,篩查大腸全段可能發生的癌癥。
通過發現和切除腺瘤等癌前期病變,可以有效預防大腸癌。即使發現時已是確診的大腸癌,在早期未擴散前被診斷出來,生存率相當高,早期大腸癌手術后5年的生存率可高達90%以上,而晚期則不足10%。
自2013年起上海全市在社區中開展了基于糞便隱血試驗的大規模人群篩查,是一項顯著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糞便隱血試驗的篩查原理
在人自主發現任何大腸癌癥狀前,腸道可能就會有極少量的血液滲出,進入到糞便中,但肉眼是無法觀察到的,只有通過糞便檢查。所以在諸多檢查方法中,糞便檢查是最理想的發現提示大腸癌存在的方法。
但是,操作性差,一直是以糞便檢查作為大腸癌篩查手段推廣普及的最大障礙。慶幸的是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簡便易行的糞便檢查方法——糞便隱血試驗(簡稱FOBT),簡單到可以自己在家采集糞便,甚至自己檢測糞便中是否有血。
糞便隱血試驗能查出糞便中的血,如果檢查陽性,應去醫院進一步診斷。
目前,糞便隱血試驗是國際公認的最成熟的大腸癌篩查方法,當您收到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項目的通知時,千萬不要錯過哦!
只手術不化療能治愈大腸癌嗎?
要治愈大腸癌,既要及時,還得規范。
大腸癌如果能夠被及早發現,可以做外科手術切除癌腫,用放射線或者化學藥物殺死癌細胞。
利用具有抗癌作用的化學藥物殺死癌細胞的辦法,就是化學治療,簡稱化療。很多人聞化療色變,是因為傳言中的各種副作用,其實現代化的化療減輕或避免了許多副作用。
有些人在手術時已將癌細胞全數切除,但是由于顯微鏡至今仍無法保證能夠看到所有細小的腫瘤,此時附加化療能起到很好的預防復發轉移的作用。
當癌腫擴散到身體其他的部分后使用化療,也可以縮小腫瘤,改善癥狀,維持生活的品質,以及盡可能延長生命。
所以,化療是大腸癌規范治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大腸癌生存率的提高作用無法替代。
為讓全社會更多了解大腸癌篩查與規范化治療相關知識,上海市衛生健康公益咨詢服務中心特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王辰辰副主任醫師、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病與傷害防治所腫瘤防治科竇劍明主管技師,于4月17日下午通過在線訪談及電話咨詢方式,提供相關咨詢和指導。
王辰辰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副主任醫師
竇劍明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慢性非傳染病與傷害防治所
主管技師
時間:4月17日 13:30-14:30
地址:請點擊鏈接進入提問頁面,加入您想了解的問題,屆時將由專家為您解答。
微訪談:@健康上海12320微訪談(新浪微博)
專家坐堂:14:30-15:00,歡迎撥打12320咨詢。
更多閱讀?
投稿提示
歡迎本市衛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關科普文章與視頻等經所在科主任審閱后,投稿至單位宣傳部門,經宣傳部門提交“健康上海12320”。
封面及配圖來源:攝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