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網訊(記者胡曉蓉)“十四五”以來,我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扎實推進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高效支撐生態保護監管。
目前,全省共布設959個生態質量監測樣地,涵蓋森林、草地、濕地、農田、城鄉和水體六大生態系統類型,實現129個縣級行政區全覆蓋,補齊了生態質量地面監測短板。隨著10個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的成功申報,我省生態質量監督監測網絡初步形成。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是我省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重要支撐。自2024年開始,云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聯合省廳駐州(市)生態環境監測站開展野生哺乳類動物監測工作,在西雙版納、普洱、紅河、保山、迪慶、麗江等6個州(市)生物多樣性樣地布設了紅外相機。截至目前,已獲取有效照片12757張、有效視頻4264個,其中包括滇金絲猴、印度野牛、林麝等在內的大量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珍貴影像資料。
據了解,我省將持續在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生態空間開展數智化生物多樣性監測,讓生態保護“看得見成效”,讓監管“有依有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