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33歲男子謝某,因無法走出妻子離世的悲痛,于2025年4月11日發布千字絕筆信后殉情離世。
這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現代梁祝”也不算過譽。
但是,殉情不是值得鼓勵的愛的表達方式。
謝某在絕筆信中寫道,“當我與愛人相遇后,自由我是可以放棄的,愛她可以勝過愛我自己”。這樣的文字,當然令人感動,但感動之余,難道不會有一絲隱隱的不安嗎?
圖片
愛的本質不是迷失自我,而是理解、包容和共同成長。
謝某,似乎把愛當成了救命稻草。
抓著救命稻草千回百轉地揉搓,結果,稻草搓成了束縛人生的枷鎖。
他愛妻子的最佳方式,是在妻子離世后好好活著,活成他妻子愿意看到的樣子。
殉情沒有任何意義。
我最冷酷的一個判斷是,謝某也許自己缺乏生活的勇氣,借“殉情”成全自己對人世間的“告別”。
思念是一種病,在謝某身上,應該特指某種精神疾病,或者人格障礙。
現代醫學無法治療所有的心病,但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偏方,那就是財經教授郎咸平的小視頻。
郎教授講財經已經沒有多少新東西,但他轉行“情感博主”后,他的誠懇、犀利和直白,讓他成為最好的心理醫生。
他最大的價值是用脫口秀式的自嘲撕開人生的真相。
人生沒有完美,表面光鮮亮麗的背后都有不堪的一面。早一點為生活祛魅,就能早一點與生活達成和解。
郎咸平最好笑的段落是他說小他三十歲的江西老婆“揍他”,我不相信那是法律定義上的家暴,而是充滿煙火氣的輕度“互毆”......相比沒有一粒沙子的齊眉舉案相敬如賓,或者以眼睛里揉不進一粒沙子之名的冷漠與疏離,這種“相愛相殺”更接近愛和婚姻的本來面目。
有人問郎教授,老婆這么兇,你會跟她離婚嗎?郎教授連忙說不不不,他老了,他要靠老婆養老。
搞笑嗎?
再糟糕的搞笑也勝過要死要活的苦情。
愛,應該激發人本能的求生欲,而不是死了都要愛——死了都要愛是一種修辭,不是一種現實的選擇。
現實的選擇,是自渡。
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