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報”
4月16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在陜西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過程中,榆林市普查隊在府谷縣府谷鎮(zhèn)白家洼村發(fā)現(xiàn)了北宋李夫人墓志蓋。這塊墓志蓋與早年收藏在原府谷縣文物保護管理所的墓志石正好組成一合,一段被歲月塵封的家族史由此重見天日。
普查隊員發(fā)現(xiàn)的李氏夫人墓志蓋。(省文物局供圖)
“我們原本在復查一處墓葬。返程途中,村民提到村里有塊‘老石頭’,隊員便前往查看。‘宋福清縣太君李夫人墓志銘’幾個字映入眼簾時,隊員瞬間興奮起來。”榆林“四普”第六隊隊長趙世偉介紹。
憑借豐富經(jīng)驗,趙世偉判斷它與原府谷縣文物保護管理所保存的一塊墓志石有關(guān)。經(jīng)過仔細比對,二者果然是“原配”。早在1975年,村民修梯田時就發(fā)現(xiàn)了李夫人墓志石,墓志蓋卻一直沒有“現(xiàn)身”。
李夫人是北宋開封人,13歲嫁給折惟忠做妾,生下3個兒子。她持家有方,性情寬厚,深得家人敬重。后來折惟忠病重,想讓李夫人改嫁,李夫人卻一心留下,最后拗不過父親才回家。折惟忠去世后,他的兒子們在府州扛起重任。小兒子折繼祖后來四處打聽母親下落,得知母親改嫁蘇州田氏后,派人把母親接了回來。折繼祖向朝廷請求,用自己的官職為母親換封號。這份孝心感動了仁宗皇帝,李夫人被封為“福清郡太君”。
李夫人的墓志不僅揭秘了北宋的喪葬習俗,還揭開了折氏家族的神秘面紗。折氏家族在北宋是軍功家族,世代鎮(zhèn)守西北邊陲,為保衛(wèi)宋朝立下汗馬功勞。
根據(jù)延安大學博士高建國研究,目前有文物佐證的30位折家媳婦中,有朝廷誥命的就有24位。有學者指出,“折太君”通常是對折家女性長輩的尊稱,她們身上反映出英雄家族的忠誠、勇敢品質(zhì)。
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 秦學 校對 劉雅嬌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