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的月光透過紗窗,李紅梅第8次為母親更換尿墊。這位56歲的超市理貨員摸著自己僵直的腰椎,突然跪倒在母親床前:「媽,我真的撐不住了。」床頭的降壓藥瓶在月光下泛著冷光,映出她眼角的淚痕。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失能老人超4000萬,像李紅梅這樣的中年子女照護者抑郁發生率高達63%。她每月3200元退休金要支付母親2800元護理耗材,丈夫因長期分居提出離婚,女兒高考前夜她卻在醫院陪護。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追蹤發現,長期照護者中有24%產生輕生念頭。李紅梅手機相冊里最新照片是半年前偷拍的CT報告:腰椎四節突出,醫生用紅筆圈出「需立即手術」。
「每次喂飯都像打仗。」李紅梅展示母親抓傷的胳膊,90歲的老人患阿爾茨海默病后,把稀飯潑在電視機上6次,砸壞3部手機。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主任王莉透露:「有家屬悄悄咨詢安樂死,雖然知道違法。」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調查顯示,78%居家照護者出現睡眠剝奪癥狀。李紅梅的鬧鐘每兩小時響一次,凌晨給母親翻身時曾栽倒在床頭柜上,眉骨縫了五針。
心理學教授張明在《照護者心理調適指南》中指出:「長期壓抑的憤怒會轉化為自毀傾向。」李紅梅把安眠藥藏在女兒送的口紅里,這個秘密在某個暴雨夜被女兒發現,母女倆抱頭痛哭。
當「孝道」變成插向兩代人的雙刃劍,我們是否正在用生命為老齡化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