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重慶”的風席卷東南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盟國家已經成為了重慶的重要客源地。
上游新聞4月17日了解到,數據顯示,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游客來重慶游玩同比增長超10倍,新加坡游客來渝游玩同比增長超6倍,泰國游客來重慶游玩同比增長約3倍,老撾、越南游客等也同比增長約3倍!
有意思的是,除了早已聲名遠播的火鍋小面等重慶美食,打卡賽博朋克、8D魔幻之城的網紅景點,如今,巴渝和美鄉村、朝天門“掃貨”、數字化工廠、紅色經典舞劇、動物園看熊貓……也納入了東南亞游客的“出行清單”,成了他們的“心頭好”!
東南亞游客品嘗重慶火鍋。圖源:重慶忻宸文旅(集團)
新加坡游客去朝天門“掃貨”
“以前我都是在臉書(Facebook)上看洪崖洞,看李子壩軌道列車穿樓。這次它們就在我面前了,真的很震撼,讓我想起了那句話:百聞不如一見!”
4月16日下午,來自馬來西亞沙巴州的蔡文貴跟上游新聞記者回憶起最近幾天的山城之旅時,興奮之情寫在臉上。這個年近七旬的老人,不止一次豎起雙手的大拇指。
在此前3天的行程里,蔡文貴所在的這個馬來西亞旅行團已經先后走進彭水、武隆,領略了阿依河的幽深秀美,感受了天生三橋的雄奇險絕。每到一處,他們手里的手機、相機的快門聲就沒有停過。
“明天我們還要去重慶動物園看大熊貓,很期待……”說到激動之處,蔡文貴同行的朋友王慶安也湊到鏡頭前說道。
境外旅行團正在李子壩觀景平臺打卡軌道列車穿樓。
過去一周里,上游新聞記者在重慶遇見四個東南亞旅游團:從越南到新加坡,再到柬埔寨、馬來西亞……“我在重慶”的風,正在席卷東南亞。
來自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去年重慶接待入境游客127萬人次,同比增長183.6%。2025年春節期間,入境旅客近1.7萬人次,同比增長69%。其中,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了重慶的重要客源地。
攜程海外平臺數據也顯示,2024年3月至11月,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游客來渝游玩同比增長超10倍,新加坡游客同比增長超6倍,泰國游客同比增長約3倍,老撾、越南游客等也同比增長約3倍。
最有意思的是,在東南亞游客面前,重慶的“圈粉”已經遠不止火鍋、小面等美食名片,也不限于早已聲名遠播的賽博朋克魔幻之城,和美鄉村、購物體驗等都逐漸登上C位。
“中國品牌的彩妝,朝天門市場的童裝……都在他們‘購物清單’里,我接待的新加坡團里,幾位女士都去朝天門‘掃貨’帶走不少。”一位重慶地接導游這樣跟上游新聞記者說道。
重慶的震撼是“獨一份”的
“來了,來了!”伴隨著觀景平臺上又一次響起驚呼聲,花樣繁多的各種Pose開始在人群里出現:有的張大了嘴作吞咽狀,有的手做出C字形想要“拿捏”住正在駛來的軌道列車……
4月15日上午,上游新聞記者在軌道交通2號線李子壩站見到柬埔寨游客Raxi時,他也是人群中不斷按動手機快門的一員。“真有那么多房子都是修在山上的?”Raxi說,自己在TikTok(抖音國際版)、臉書上看到有關重慶的小視頻,就對這座山城充滿了好奇。
真的“落地”重慶后,Raxi更是收獲了一個接一個的驚喜。“洪崖洞、兩江夜景、軌道列車穿樓……每一個地方我都覺得太棒了!”
一直陪在他們身邊、同樣也是第一次來重慶的柬埔寨導游蔡天祥也有同感。
今年41歲的蔡天祥此前帶團已經去過中國不少城市。“北京、上海,還有四川成都。”蔡天祥說,但帶給自己如此震撼感覺的城市,重慶還是獨一份。兩江環繞的氣勢,加上那么多建筑在山上帶來的層次感,“給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人流如織的磁器口古鎮。
Raxi和蔡天祥并非孤例。一直陪在他們身邊、重慶星銳國際旅行社的地接導游傅希告訴記者,“如果從今年春節后算起,我接了差不多10個團,全都來自東南亞。”
巴渝鄉村“圈粉”越南柬埔寨游客
打開重慶之美的方式,當然不止行走8D魔幻山城、“閱讀”大山大水這一種。
上個周末,北碚金刀峽鎮迎來了今年的第三批越南入境游團隊。體驗感十足的巴渝鄉村風情游同樣讓這些境外來賓驚艷。在偏巖古鎮,越南游客們的取景框里更多留下的是巴渝古建筑獨特的美;精美的竹編、酥脆的米花糖等“土貨”,一樣“圈粉”無數。
越南游客走進“中國最美休閑鄉村”柳蔭鎮東升村。 圖/重慶市文旅委
4月的重慶,油菜花地里依然是一片繁茂。金黃油菜花、粉嫩桃花的花田里早已備好火鍋,越南的客人們一邊包抄手,一邊燒水下鍋,新奇感掛在了每個人的臉上。
“我確實沒想到在重慶還能這么玩。”和這個越南團隊同行的領隊名叫阮氏東詩。今年30歲的她因為一早就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鐘,所以在大學時就選擇了學習中文。
“這是我第一次來重慶。”阮氏東詩說,這里酒店、景點等硬件設施的現代化自不用說,“重慶交通的復雜,像李子壩軌道列車穿樓這樣的地形奇觀,太令人驚嘆了。”與此同時,阮氏東詩還特別提到,自己和團里的游客都覺得,能在行程中深入到金刀峽鎮體驗到那么多極富當地特色的鄉村游項目,同樣令人難忘。“我們每一個人都拍了很多照片。”
“這樣專門面向境外游客的特色鄉村游產品今后還會有更多。”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之美除了都市繁華,還有鄉村風情。比如自中國美麗休閑鄉村評選啟動以來,重慶已有78個村成功入選,世界旅游聯盟聯合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等自2021年起發布《世界旅游聯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案例》,重慶案例連續四次入選優秀典型案例,累計已達7個。
這些在當下都成了重慶“圈粉”境外游客的重要標簽。接下來,還有來自越南、柬埔寨等多個東南亞游客將走進北碚、南川等區縣深度體驗“春天里的重慶”。重慶市文旅委也將積極引導有關區縣、景區和旅行社深入合作,持續推出“春夏秋冬”“傳統節日”等主題入境旅游產品,打造多層次、差異化的旅游產品體系,積極打造入境旅游首站。
多元重慶總有游客的“心頭好”
在重慶星銳國際旅行社的總經理朋恒聰印象中,重慶入境游自2023年初就開始升溫了,近年來東南亞游客更是增長明顯。
中國面向境外游客推出一系列便利化政策舉措,重慶專門針對入境游游客的細致補貼的落實到位等,都對入境游的火爆帶來積極影響。“直航航班明顯多了,有些景區甚至一個人都能享受團隊優惠……”朋恒聰說道。
但這也對旅行社推出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不同國家和地區游客的偏好,做好有針對性的產品設計就成了關鍵。
越南游客在金刀峽的油菜花田里吃火鍋。 圖/北碚區金刀峽鎮景區服務中心
“以重慶最多的東南亞游客為例,不同國家的游客對重慶多元的美,偏好也不同。”朋恒聰說,“像越南、柬埔寨的客人,就更喜歡4-5天的短線行程,以到網紅景點拍照打卡,體驗一些參與度很高的新奇特項目為主。“比如,我們聯合金刀峽鎮政府推出的在油菜花地里吃‘花田火鍋’、包抄手這樣的體驗感很強的項目,越南游客就非常喜歡。”
眾所周知,印尼華人多。“他們更喜歡在8-9天較長的行程中,去感受重慶自然風光的壯美。比如去到渝東南,船游烏江畫廊,體驗少數民族風情等,他們都很喜歡。”她還特別提到,紅色經典舞臺劇《重慶·1949》在印尼游客中人氣也很高。“首先,他可以從中看到歸屬感;與此同時,《重慶·1949》的360度旋轉舞臺也是他們很少見到的。”
中外游客一起包抄手。 圖/北碚區金刀峽鎮景區服務中心
還有柬埔寨、老撾的游客,他們很想看到重慶先進的數字化一面。“比如就有游客明確提到想去參觀在東南亞和非洲市場都很火爆的傳音手機重慶工廠。”朋恒聰說,新加坡、馬來西亞還有不少游客喜歡攝影主題游,“我們就專門開發了串聯起多個適合攝影的打卡點的線路。”
境外游客需求的多元化,重慶祥隆國際旅行社導游徐佳琪也有親身感受。“像我接待的一個新加坡團里,也有幾位女士是自己看小紅書去了朝天門‘掃貨’,他們自己穿的、家里孩子的童裝,都買了不少帶走。”徐佳琪說,對比新加坡,明顯在重慶買這些東西更有性價比。“還有中國品牌的彩妝,也很受東南亞游客的歡迎。”
朋恒聰說,引客入渝早就過了一個產品賣全年的階段。“如今境外游客知道重慶大多都是通過小紅書、TikTok、臉書等的社交平臺,重慶文旅的推介就必須都有布局。”
”入境游”便利化讓世界看到重慶
就在一系列國家政策利好陸續落實的同時,重慶市文化旅游委也會同全市多個有關單位圍繞全面促進入境旅游提質增效,打出了主動出擊的“組合拳”。主要涉及簽證、通關、交通、支付、住宿等多項入境旅游服務的便利化。
以提升境外游客格外關心的支付服務便利化為例,2024年重慶市外卡POS機就增加部署了2550臺,同時還增加設立外幣兌換點95個。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委在“主動攬客”方面也積極作為,成功培育了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兩大重點客源國。其中,重慶在與馬來西亞的頻繁互動中促成了重慶至檳城、古晉開通直航,至吉隆坡直航不斷加密。
如今的磁器口古鎮已經能見到越來越多的海外游客。
與此同時,重慶文旅主動推動中外聯合推介的“抱團共贏”也取得了良好效果。2024年9月,由重慶市文化旅游委主辦、馬來西亞國家旅游局協辦的“旅游讓生活更美好”聯合推介活動在長春成功舉辦,推出“長春—重慶—馬來西亞”聯程線路產品取得良好反響,這也將“互送游客”迭代升級為了“共同攬客”,為開展跨境旅游合作積累了經驗。
重慶市文化旅游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重慶還將用好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平臺,探索打造“‘渝’見瀾湄”跨境游品牌;加強與OTA(在線旅游服務平臺)和大型涉旅商協會、企業合作,更大范圍、更有力度促成市場合作;深入實施“你好!重慶”全球推廣,常態化開展“向世界講述重慶”系列活動,持續打造傳播熱點,不斷提升重慶旅游知名度。
上游新聞記者 裘晉奕 郭欣欣 圖片除署名外攝影 張錦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