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伴煙火,賞春在濟南。這座浸潤著72名泉靈秀的千年古城,正在經歷著史詩級的城市更新,當黃河北岸7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長出中國第二個國家級起步區,這不僅是一次地理空間的跨越,更是一幅未來城市鋪展出的壯美畫卷。
這是世界上最大直徑的泥水平衡盾構機——“山河號”。當17.5米直徑的刀盤與6.8巴水壓的黃河水博弈,一條全新的穿黃河隧道,正在起步區黃崗路地下以每日16至18米的速度不斷向前掘進,306把合金刀具在高壓電能的驅動下,精準啃噬鈣質結核,每推進1米就要消耗5500度電,每一道火花都在書寫著“基建狂魔”的電力密碼。如果說可靠的電力供應是這場“地心交響曲”的永恒節拍,那濟南鵲山供電所的藍色安全帽便是這片創新熱土上溫暖的星光,逐漸加密的巡檢頻次,彰顯著守護黃河安瀾的責任擔當。
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讓人贊嘆,如果身臨其境則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震撼,這里是濟南起步區的黑燈工廠。
當夜幕降臨,這里不需要開燈照明,也沒有人聲鼎沸,24小時無人化生產正一步步走進現實?!昂跓簟敝?,智造之上,企業智能化升級的背后,是對電力毫秒級穩定的嚴苛要求,高密度算力與自動化流水線,容不得分秒的閃斷,可靠的電力保障,是黑燈工廠無聲運轉的根基,為“智造”生產提供著澎湃動能。當0.01毫米精度的機器人,取代了油漬工裝,智能配電室的電流波動,早已實現秒級感知,電力已超越能源的范疇,成為了激活智造基因的源代碼。讓轟鳴的工廠學會思考,讓冰冷的機器擁有溫度,從“濟南制造”到“濟南智造”,電力滿格的起步區,正大步前行。
電流的躍遷帶動著產業的質變,不斷升級的還有居民們的生活體驗,可靠安全才能住得舒坦,遵循更高標準建設的社區配電設施。運行至今,從未發生因設備故障引發的停電,實時監測、智能處置,智慧配電將用電“零感知”,融入生活的點滴日常,重新定義幸福的刻度。
綠色低碳,更要行的方便,當光伏矩陣與全液冷超充系統共舞,一座零碳示范區的誕生,宣告著新能源時代的濟南方案。一杯咖啡的時間,10分鐘充滿100度電,海量充電需求在這里得到滿足。
濟南在“起步”,更在“加速”,在“上新”,也更加“用心”,在這里,銀線正化作針腳,用黃河精神與科創基因,縫制著新時代鵲華秋色的璀璨華服。
(大眾新聞 郭軼敏 高穎 孫占功 何延海 葛劍飛 張治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