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要因為對手的對手說了幾句好話,顯得飄飄飄然了。
明明知道沒有勝算,可特朗普團隊還要一意孤行!我不知道特朗普團隊里有沒有明白人,但至少拜登團隊里的沙利文,還算得上美國政壇上,少有的明白人。
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作為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2021-2025年),是拜登政府的核心智囊之一,也被視為近十年來美國政壇最具戰略眼光的政治人物。
沙利文出生于美國佛蒙特州中產家庭,父母分別從事新聞與教育工作,幼年通過家庭“地球儀晚餐”接受國際政治啟蒙。耶魯大學政治學與法學博士、牛津國際關系碩士的教育背景,塑造了他對威爾遜主義與國際秩序重構的早期認知。其辯論天賦(2000年世界辯論賽亞軍)與“如沐春風”的人際能力,成為他進入權力核心的敲門磚。
2008年成為希拉里首席政策顧問,2013年任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美國史上最年輕),2021年以44歲之齡成為拜登政府國家安全顧問,刷新基辛格以來的年齡紀錄。其跨越奧巴馬、希拉里、拜登三屆民主黨核心圈的履歷,印證《外交政策》評價——“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50名民主黨人”之首。
美國民主黨的沙利文明確反對將中美競爭定義為“新冷戰”,主張在科技、軍事等領域激烈競爭的同時,保持高層對話以避免沖突。
不同于特朗普的全面打壓,沙利文采取“小院高墻”策略,僅對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等尖端領域實施出口管制,同時允許民用技術合作。這種“精準脫鉤”既延緩中國技術進步,又避免美國企業過度損失。
沙利文強化“澳英美聯盟”(AUKUS)和“四方安全對話”(Quad),并試圖拉攏沙特、印度在中東和南亞對沖“一帶一路”,例如推動中東鐵路網計劃對抗中國基建影響力。
由此可見,無論是拜登團隊還是特朗普團隊,他們已然將中國當作了第一大競爭對手。只是說美國兩黨在對華策略上,有所不同而已。
沙利文最近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發表了看法,他說中國與蘇聯不同!沙利文強調:“美國的對手不會像蘇聯那樣以某種方式崩潰,無論競爭如何演變,兩國都將繼續共存。”
他進一步指出,蘇聯的失敗源于意識形態僵化與經濟結構單一化,而中國“通過科技創新與全產業鏈韌性,構建了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沙利文批評特朗普團隊“未能準確平衡美國的中期利益”,認為加征關稅導致“貿易爭端加劇、盟友離心、消費者買單”的三重困境,并諷刺其政策是“讓美國農民和消費者承擔所有成本,而中國為其他所有人降低了關稅”。
這里進一步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么中國與蘇聯不同,或者說蘇聯的整體國力,幾乎是完敗給我們。
具體而言,蘇聯依賴能源出口(石油占外匯收入67%),而中國制造業占GDP 28%、數字經濟規模達8.3萬億美元,形成“全產業鏈抗壓能力”。
中國占全球中間品貿易的31%,遠超蘇聯巔峰期的4.2%,美國無法通過孤立實現“經濟窒息”。
中國在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專利申請量超美國30%,而蘇聯在信息技術革命中全面落后。
沙利文顯然是跳出了冷戰思維,承認中國體制的韌性,沙利文還承認“中國不會崩潰”。相反沙利文對美國的前景很是擔憂,因為在特朗普團隊的騷操作下,越來越多的國家與美國離心離德,美國已經走上了孤立主義道路。
沙利文的發言揭示了美國戰略界的深層焦慮:既無法否認中國崛起的不可逆性,又難以擺脫霸權思維慣性。其觀點為中美關系提供了“止損”思路,但真正的破局仍需美國放棄“教師爺”姿態,接受平等共存的歷史必然。
正如沙利文所言:“大國博弈沒有永恒答案,只有不斷調適的痛苦過程。”而中國的戰略定力,正成為重塑全球規則的核心變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