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現場。曾業 攝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攝影報道
4月18日上午,四川省作家協會重點扶持作品——賀享雍長篇小說《小鎮法官》《小鎮燈塔》專題研討會,在達州市文學藝術院(巴山文學院)舉行。
本次活動由四川省作家協會創作研究室、中共達州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由達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達州市文學藝術院等單位共同承辦,旨在通過專業研討深化作品文學價值、挖掘社會價值,推動四川文學品牌建設。
《小鎮法官》新書揭幕儀式。曾業 攝
扎根現實
書寫時代精神
賀享雍是達州市渠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為四川省達州市巴山文學院名譽院長、達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已出版《蒼涼后土》等長篇小說29部,中、短篇小說集4部,散文隨筆集3部,《大國扶貧》《清風永開》等紀實文學4部,部分作品已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連續劇。
作為四川省作家協會重點扶持項目“奮進新征程、書寫新史詩”專項入選作品,賀享雍創作的《小鎮法官》聚焦基層司法實踐,以女法官金海燕的視角展現小鎮法庭在法與情之間的抉擇,刻畫基層法律工作者的智慧與堅守。該作品通過離婚糾紛、財產繼承等案件,折射社會變遷與傳統觀念碰撞,兼具現實深度與人文關懷。
賀享雍的另一部作品《小鎮燈塔》,是202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以鄉村振興為背景,講述了青年范戈返鄉創辦書店、重振鄉土文化的故事,通過“閱讀”這一載體,探討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命題,被文學評論界譽為“點亮鄉村文明之光”的現實主義力作。
賀享雍的長篇小說《小鎮法官》新書。曾業 攝
多方共話
挖掘文學價值
研討會上,來自文學評論界、高校、出版機構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兩部作品的藝術特色、社會意義展開討論。
與會專家指出,《小鎮法官》以細膩的筆觸呈現基層司法生態,既是對法治中國的微觀書寫,也是對基層工作者群體形象的立體塑造;《小鎮燈塔》則通過書店這一文化符號,將個人理想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展現了文學對時代命題的回應能力。
四川文藝出版社總編輯宋玥表示,上述兩部作品均被納入四川精品文學工程,未來將深化出版合作,推動作品走向更廣泛的讀者。
研討會合影留念。陳明 攝
以文聚力
助推地方文化發展
“賀享雍老師始終以扎根鄉土、觀照現實的創作精神,為四川文學注入了鮮活力量。”達州市文學藝術院院長張安強認為,本次研討會既是一場學術盛會,也是達州文藝深度融入時代命題的文學實踐。
達州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賀享雍是巴山文學院名譽院長和達州文學領軍人物。此次研討會既是對其作品價值的提煉,也為地方文學創作提供了方向性啟示。
近年來,四川省作家協會通過重點扶持、專題研討等機制,持續推動“文學川軍”品牌建設,2025年已扶持涵蓋鄉村振興、抗戰歷史、新時代文學研究等主題的多元創作。
四川省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創研室主任楊獻平表示,接下來,他們將繼續以重點作品扶持為抓手,引導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為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注入巴蜀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