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全球關稅戰開始之前,特朗普團隊的氣焰,可以說是囂張到了極點。可現在呢?無論是美國國內還是國際上,很多經濟體均對美國關稅展開了反制,事態的發展已經超出了特朗普團隊的預期,現在特朗普明顯沒有了剛開始的傲氣。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9日宣布對華加征145%關稅后,美股遭遇史詩級暴跌:道瓊斯指數單日跌幅達2.5%,標普500指數盤中逼近熔斷,美元指數創下2022年以來最大跌幅。美國企業界痛訴“關稅疊加導致供應鏈癱瘓”,蘋果公司測算若維持245%的手機關稅,iPhone 16 Pro售價將飆升至2300美元,中國供應鏈占比38%的關鍵零部件成本激增50%。普通家庭年均開支因關稅增加1300美元,民生壓力轉化為共和黨內部對特朗普的“造反”浪潮。
中方以“精準打擊+制度破局”瓦解美方攻勢:4月11日宣布將對美商品關稅提至125%,直擊農產品(大豆、玉米)和能源(液化天然氣)等共和黨票倉領域;同步實施稀土出口管制,切斷美國軍工和高科技產業鏈命脈。商務部明確表示“若美方繼續加稅,中方將不予理會”,徹底打破特朗普“以戰逼談”的幻想。
隨后,美國試圖通過“90天內與90國達成協議”構建反華聯盟,但日本、越南、韓國等主要貿易伙伴已啟動對沖策略:日本向美提出國防設備采購計劃換取關稅豁免,越南加速與歐盟自貿談判,韓國斥資數十億美元補貼半導體企業降低對華依賴。歐盟更以“碳關稅反制”威脅美國,導致特朗普的“全球關稅統一戰”淪為外交孤立。
特朗普所謂的全球關稅戰,不僅在國際上遭到了很多國家的抵制,就連美國國內也有幾個大州,明著要反對特朗普,美國民主黨這時候也開始反擊美國共和黨,這使得特朗普的總統權威遭到不小的挑戰。
具體而言,加州州長紐森于4月16日正式起訴聯邦政府,指控特朗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征收關稅的行為違憲。訴訟核心在于:
美國的憲法明確關稅制定權歸屬國會,而特朗普通過“捏造國家緊急狀態”繞過立法機構。
IEEPA傳統上用于應對恐怖主義或戰爭威脅,而特朗普將其濫用于貿易政策,構成“史無前例的權力擴張”。
盡管賓州政府未直接起訴聯邦,但其作為搖擺州的特殊性,使得該州成為民主黨反擊的“關鍵突破口”:
賓州電商企業FishUSA參與聯合訴訟,指控特朗普關稅導致其運動漁具成本飆升25%,2025年預計損失120萬美元。類似案例在全美蔓延,反映關稅政策對基層經濟的摧毀性影響。
美國前財長民主黨的耶倫等發聲,將關稅與“1930年代大蕭條”類比,強化“特朗普=經濟災難”的公眾認知。
特朗普現在說了,美國有望在1個月內與中國達成協議!這充分說明特朗普團隊已經沒了底氣。而中國商務部之前早就表明了態度,如果美方要打,我們就奉陪到底,如果美方要談,那就請拿出誠意!很顯然,這時候美國撐不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