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鹽吃多了對健康不利,會導致高血壓等疾病。
但你有關注過自己家里吃的是什么鹽嗎?對于吃鹽這件事,很多人覺得隨便在超市買一包就夠了,鹽還能有什么太大區別?
不過,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呼吁,“趕緊把家里的鹽換了”。一個小改變,就能為你省很多看病買藥錢!
世衛組織喊你
“趕緊把家里的鹽換了”
薛大姐今年46歲,平時非常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近段時間突然出現了反復咳嗽的情況,原本薛大姐還以為是太干了,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
最后在丈夫好心提醒下,薛大姐還是來到了醫院做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薛大姐竟然被查出了擴張型心肌病,也就是心臟變大了。
醫生通過了解后得知,導致薛大姐發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常吃的高鹽食物,經過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薛大姐的病情有所好轉,便決定出院。
但是薛大姐回到家后,仍然堅持以往的飲食習慣,每天仍然堅持吃高鹽食物,誰知道過了3個月后,薛大姐就因突發腦梗,搶救無效離世。
2025年初,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發布《低鈉代鹽制品使用指南》,通過低鈉鹽來替代普通食鹽(氯化鈉),減少因高鈉攝入引發健康風險。
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800萬例死亡與不良飲食相關,其中190萬例直接歸因于高鈉攝入。
不僅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范圍內發出呼吁,我國也在積極推廣使用低鈉鹽來替代普通食鹽。2024年,中國營養學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等11個專業學會聯合發布了《中國低鈉鹽推廣應用指南》,指出低鈉鹽能夠顯著降低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減少全因死亡率。不僅安全易行,而且節省個人和社會醫療花費,尤其適合我國國情。
普通食鹽換成低鈉鹽
能省很多看病買藥錢
1. 換成低鈉鹽,有助于降血壓
低鈉鹽最顯著的作用之一就是降血壓,可以說是不靠藥物就能降壓的最簡手段。
低鈉鹽是在普通食鹽中混入一定比例的氯化鉀制成的富鉀低鈉鹽,以達到減鈉不減咸的目的。低鈉鹽在減少鈉攝入的同時增加鉀攝入,從而達到“雙重降血壓”目的。
2025年2月,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在《美國醫學會雜志》子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用低鈉鹽替代普通鹽,有助于降低血壓,收縮壓平均降低了2.05毫米汞柱。
2. 換成低鈉鹽,降低死亡風險
2022年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武陽豐教授在《中國循環雜志》發表文章稱,如果每個家庭將普通鹽更換為低鈉鹽,所有餐館、食堂和食品生產企業都用低鈉鹽代替普通食鹽制作和加工食品,那么我國就將減少10%以上的死亡。
如果按照最新的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人口總數為14.12億,死亡率為7.07‰,粗略計算,推廣低鈉鹽將減少約100萬人死亡。
3. 換成低鈉鹽,降低中風風險
2021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用低鈉鹽替代普通鈉鹽,可以明顯降低高風險人群的中風、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風險。
研究顯示,用低鈉鹽替代普通鹽,可使中風患者中風復發風險降低14%,死亡風險降低12%,并且鹽替代是安全的,不會增加高鉀血癥的風險。此外,在出血性中風方面,低鈉鹽的益處更大,相對風險降低了30%。對于中風相關的死亡,相對風險降低了21%。
4. 換成低鈉鹽,防心血管疾病
2020年《英國醫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中國使用鉀鹽替代普通家庭食鹽的全國性干預措施,每年可預防近5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
鹽吃太多
會“腌壞”身體多個器官
1. “腌壞”大腦
2021年發表在《細胞報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高鹽飲食會導致大腦深層區域血流量減少,引發局部缺氧微環境。研究者表示,如果長期攝入大量鹽分,就會出現加壓素神經元的過度激活。這種機制會導致過度缺氧,可能導致大腦組織損傷。
2. “腌壞”血管
如果鈉攝入過多,會使血壓升高,還會導致血管狹窄、損傷血管內皮細胞。
3. “腌壞”心臟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如果攝入過多,大量的鈉離子會進入血液,血中鈉離子增多又會吸引水分,最終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增高,加重心臟負擔。
4. “腌壞”腎臟
高鹽飲食會增加腎臟過濾血液中鈉和其他物質的負擔,增加高血壓風險,長此以往可能導致腎臟損傷。
5. “腌壞”皮膚
過量的鹽分會破壞血液滲透壓,造成體內鈉離子增多,身體水分流失,使皮膚缺水,越來越粗糙,皺紋和斑點增加。
6. “腌壞”胃
食鹽的高滲透壓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損害,出現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壞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變,同時還能使胃酸分泌減少,胃黏膜易受攻擊。
吃進去高濃度的食鹽后,會損傷胃黏膜,成為致癌物質的“幫兇”,增加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7. “腌壞”骨骼
食鹽的咸味來自它的成分氯化鈉,鈉在體內存在“多吃多排”的特質,98%以上攝入的鈉都是從尿中排出,鈉的代謝會增加鈣的流失。
而且尿鈣丟失的鈣約為體內鈣潴留的一半,因此吃得太咸對骨丟失有很大影響。高鈉飲食是骨質疏松癥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真的“鹽”多必失。
低鈉鹽并不是適合所有人
低鈉鹽雖好,但以下這些人群在使用低鈉鹽前應咨詢醫生,并聽從建議。
1. 腎功能不全患者
低鈉鹽中鉀含量較高,而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腎臟排鉀能力下降,容易導致高鉀血癥,進而可能引發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等嚴重健康問題。腎功能不全患者如需使用低鈉鹽,需遵循專科醫生建議。
2. 高鉀血癥患者
高鉀血癥患者不宜使用低鈉鹽。低鈉鹽可輕微升高血鉀,不可用于已確診高鉀血癥的患者。
最后,提醒大家盡管換成低鈉鹽能帶來多項健康好處,但每天低鈉鹽攝入也應遵循膳食指南建議,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
鹽吃多了危害遍布全身
減鹽方法需牢記
所以減鹽行動勢在必行,當然想減鹽的話,除了用低鈉鹽,以下這5個減鹽方法也很實用!
1.使用“代”鹽法
烹飪的時候可以使用其他風味的調味品提味,比如加入檸檬、大蒜、洋蔥、胡椒、醋、肉桂、丁香、肉豆蔻等增加食物風味,盡量代替鹽進行調味。
2.少吃一些高鈉食品
其實生活中但凡有咸味的食品都含有大量的鈉,比如各種調味品、添加劑、面包、比薩、烤雞、三明治、罐頭制品等,除此之外有些食品雖然嘗不出咸味,但其實也加了鈉調味,比如掛面、奶酪、冰淇淋、糕點等,這些食品最好少吃。
3.不同食物放鹽時間不同
烹飪過程中,不同的放鹽時間也可以控制鈉含量,比如葉菜類在起鍋前加入適量食鹽,土豆、扁豆等根莖類食材不易入味的食品,在燒制至八九成熟的時候放鹽也可以減少鹽分含量。
4.每周吃一次無鹽餐
每周至少有一天進行無鹽餐,完全不放鹽調味的午餐或晚餐,也可以降低食鹽攝入量。
5.在外就餐用水涮涮
外面的食物大多含鹽量高,為防止鈉超標,可以在用餐時多用干凈的清水涮幾遍,去掉表面鹽分,同時盡量避免鹽放的多的菜肴;如果菜肴偏咸最好少吃幾口;調料選擇上也盡量選擇低鈉的;另外還要注意攝入富含鉀的蔬菜水果。
總而言之,人體需要鹽,但不需要太多鹽,每日鹽分攝入要控制在標準鈉攝入標準內,對于本身有高血壓的人,可以選擇性增加低鈉鹽比例,也有利于改善血壓水平,總之吃對鹽才是最重要的。
端午節快到了,粽子都挑好了嗎?諸老大醬香蛋黃豬肉粽精選慢養土豬肉,餡多料足,口口有餡,40%高餡料比(生餡料和生米之比),肉質鮮嫩,醬香入味。采用黑龍江五常圓糯米,12道豬油洗沙,南通大紅袍赤豆, 古法草木灰咸蛋黃等材料,不同口味,更多選擇。現廣東最生活優惠價49.9元起8只。
編輯:Selex
圖文來源:健康時報、39健康網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廣東最生活出品,轉載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