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英雄兒女”解秀梅因腦梗住院,欠下3萬元醫療費,在醫院準備停止治療時,軍區突然來電,要求全力救治,費用由軍區承擔……
“你好,我們是解放軍報的記者,我們想采訪一下解秀梅女士,我們都是聽著她的事跡長大的。”
記者跟著解秀梅家人來到醫院,鏡頭卻只有憔悴的老人,不復當年英雄模樣,跟著來到他們手中的,還有一份“停藥單。”
“這位病人醫藥費欠很多,而且病情太過嚴重,救下來有點困難,你們......”
解放軍報的記者拿著這張通知單,看了又看,在解秀梅女士的病床前走了又走,卻發現自己對這位一等功臣提供不了任何幫助,他們的工資也不多,1994年,不到200塊的工資,但他們更沒有了采訪的心思。
“媽媽說不讓我們麻煩國家,一直以來我們都不知道母親是一等功戰士,這些年媽媽過的挺好的,就是一場病給母親的身體打倒了。”
記者的嘴唇動了又動,卻發現自己早已經說不出話來,他們又能說什么呢,解秀梅榮立功勞,卻選擇隱藏功與名,周圍的人都不知道她的功績,這是老一輩共產黨員的品質,卻讓他們大受觸動。
滿懷著期待而來,卻帶著滿心的悲傷離去,看著虛弱的解秀梅,遙想41年前,她也曾是位英姿颯爽的女功臣啊。
竹板這么一打啊,別的咱不夸,就說說那志愿軍,背上行囊跨過江......
在解秀梅的竹板聲下,他們進入了朝鮮戰場,她心里沒對戰爭的恐懼,只有對進入前線的鎮定。
作為一名老兵,解秀梅知道前線的戰士們比她們艱難太多了,解秀梅轉換身份變后勤兵,每天忙上忙下,給隊伍做后勤工作,了解戰斗的人都知道,后勤一直都是敵人的關注點,時不時的就有飛機轟炸。
解秀梅也因為劇烈的戰斗多次更換身份,從文工團戰士再到后勤兵,再到護士,再到醫療兵。
當敵人的轟炸機來臨的那一刻,當炸彈被投遞下來的那一刻,不管是軍隊還是人們的第一反應都是迅速找尋隱蔽點,躲避敵人的轟炸。
但解秀梅卻沒有這樣做,因為她看到敵機的目標是我軍的帳篷,但里面赫然躺著我軍的傷兵,一旦炸彈落下,里面的兵員沒有行動的能力,就會犧牲,但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相出,解秀梅早已經跟那些可愛的戰士們相熟。
她不害怕死亡,也不想讓更多的戰士們死亡,敵機的炸彈還沒有落下,解秀梅不管不顧的沖進了帳篷,救下了里面的傷兵,看看走出來門口就,炸彈就在她們身邊爆炸,塵土飛揚,炮彈聲飛瀉。
但傷兵卻被解秀梅安全護著,空爆炸的解秀梅腦袋有些暈乎乎的,但看到戰友沒有犧牲的那一刻,她卻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這樣英勇無畏的舉動感染了在場的所有人,迎著炮彈的方向前進,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這是英雄,也是所有人的榜樣,解秀梅也憑借這樣的功勞獲得了一等功。
但1994年解秀梅的情況卻讓他們有些沉默:你們放心,解秀梅戰士我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的,功臣不能落淚。”
在記者的保證下,沒過多久,相關單位就下達指示,解秀梅女士不能停止治療,老軍區更是下達指示,不顧一切代價。
在這樣的保證下,解秀梅的情況緩解,但腦梗是很難治愈的病癥,最終解秀梅還是走了,解秀梅志愿軍時期的功績讓所有人佩服,但她在1994年的精神卻讓所有人落淚。
國家有太多這樣聞的英雄了,生病了哪怕自己受著,也不愿意讓國家麻煩。
信息來源:中國軍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