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耒水河畔的千年古鎮——新市鎮,尚沉浸在一層薄如蟬翼的晨霧之中,然而,那一縷縷馥郁的米香,卻已悄然飄散在空氣中。在新市鎮中心衛生院旁的“小軍米粉店”前,早已排起了一條長長的隊伍,食客們眼神中滿是期待,翹首以盼著那一碗熱氣騰騰的新市米粉。“每天凌晨五點就得起身熬湯,骨頭一定要新鮮,米粉也必須現榨,每個環節都容不得半點馬虎。”店主黃先生一邊手法嫻熟地燙著粉,一邊熱情地介紹道。
新市米粉,與市面上常見的干米粉截然不同。它選用當日新鮮現榨的濕粉,入口的瞬間,便能感受到那柔韌爽滑的獨特口感,令人回味無窮,而那湯底,更是經過精心烹制,以新鮮豬筒骨為原料,慢火細熬數小時之久,直至湯色變得清亮澄澈,散發出濃郁醇厚的鮮香。一碗正宗的新市米粉,搭配上現炒的鮮嫩瘦肉、翠綠的香蔥、香辣的剁辣椒,再淋上一勺金黃酥脆的豬油渣,這般看似質樸簡單的搭配,卻碰撞出了令人難以忘懷的獨特風味。
“每天早上店里吃粉的人多得忙不過來,既有附近的村民,還有不少城里人和周邊鄉鎮的,他們特意開車趕來品嘗。”店主黃先生感慨萬千地說道,“所以我們絲毫不敢懈怠,必須保證每一碗米粉的品質和口感。”
據了解,新市米粉的制作工藝在新市鎮已傳承了數百年之久,歷經一代又一代匠人的精心改良與執著堅守。它早已不僅僅是當地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食習慣,更是在當地的傳統節日、民俗活動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成為古鎮文化傳承的生動見證。對于眾多在外漂泊打拼的新市人而言,回到家鄉的首要之事,便是走進那家熟悉的米粉店,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那一刻,兒時的美好記憶與濃濃的鄉愁,便如潮水般瞬間涌上心頭。
從清晨裊裊升起的第一縷炊煙,到游子歸鄉時心靈的溫暖慰藉,新市米粉以其最質樸純粹的方式,勾勒出千年古鎮的煙火日常,更宛如一條美味的紐帶,緊密連接著古鎮的過去與未來。
記者 賀智 匡經強
來源:耒陽新聞網
免責聲明:本平臺按耒陽社區及各網站網帖推送的任何圖文言論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