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距離特朗普發動全面關稅戰已經過去半個月了,當下的局勢很值得玩味。
4 月 15 日,白宮網站突然發布消息,稱由于要對中國所謂的 “對等關稅” 采取報復措施,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最高將面臨 245% 的關稅。一時間,美國要對中國征收 245% 關稅的消息登上各大媒體頭條。可到了 4 月 16 日,白宮又趕忙出來解釋,說不是對所有中國商品加征 245% 關稅,只是針對部分商品。哪些商品呢?就是一些像針管、針頭、輸液管、輸液瓶之類的低端醫療器材。
白宮為啥一開始放出 245% 關稅的消息誤導大家呢?我推測,這是特朗普又在搞輿論操控,想讓中國市場陷入恐慌。但中國對特朗普加關稅這事已經習以為常,根本沒有恐慌,反倒是美國自己受到了影響。于是,白宮只能硬著頭皮出來澄清。
從人民幣匯率,就能看出中國市場對特朗普關稅的反應。4 月 10 日,受前一天特朗普對中國加征 104% 關稅的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跌到 7.35。不過到了 4 月 17 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回升到 7.29,回到了 7.3 以內的相對穩定區間。這表明,特朗普想用關稅政策制造中國市場恐慌,拉低人民幣匯率,對中國經濟發動經濟閃電戰的計劃,已經破產了。
接下來,中美雙方會進入相持階段。我覺得,這個階段對中國來說是順風局。最終,中美肯定還是要坐下來談判的,關鍵就看雙方坐下來時,誰手里的籌碼更多。
中國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這意味著,即便部分產品受到高關稅沖擊,國內上下游產業也能迅速進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調整。很多國內企業可以開拓國內市場,挖掘內需潛力,來彌補出口受阻帶來的損失。只要中國能平穩度過前期的不穩定階段,穩定好本國市場,之后按正常節奏發展,優勢就會在我們這邊。
再看美國,大量生活消費品依賴進口,對中國產品的依賴程度很高。特朗普對中國部分商品加征高額關稅,美國民眾很快就會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從日常食品到各種生活用品,生活成本上升會讓民眾對政府政策不滿。
而且,在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下,美國正逐漸失去一些國際合作機會。很多國家為了避免貿易沖突,紛紛尋求與中國及其他國家建立更穩定的經貿關系。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正在逐步降低。
不管是對內應對國內經濟,還是對外開展國際合作,中國都不懼怕與美國正面交鋒。相反,時間對特朗普不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