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爾四月,將近暮春時節。這個周末,北京天氣姣好,人們還能記起上個周末10級大風給生活帶來的凌亂和撕扯,似乎將全球正在經歷的“關稅”風暴具象在眼前。
當前的全球市場,仍在被前所未有的“復雜性”所籠罩。我們每天醒來,可能都要面臨資本市場“川劇變臉”式的演繹,未來無人知曉,然而回望來路,關稅最猛烈的時間,大概率已經經歷過了。
往前推十個交易日,清明假期回來后的那天,積累了一個假期的對關稅的恐慌集中宣泄,全球金融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在千股跌停中收出一根跳空大陰線,投資者至今“心有余悸”。(數據來源:Wind)
關鍵時刻,政策層快速打出“類平準基金入市+中長期資金引導+上市公司回購”的組合拳,中央匯金、中國國新、中國誠通等宣布增持ETF,A股市場的韌性在狂風暴雨中逐漸顯現,滬指驚人收出“八連陽”。
在長錢增持ETF的示范效應下,在大量資金的自發抄底涌入和信心表達中,在“黑色星期一”與“八連陽”之間,中國財富管理領域悄悄迎來了新的里程碑:4月18日,境內ETF總規模首次突破了4萬億元大關。據測算,十日間權益類ETF凈申購額合計超過2300億元。(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4.18)
或許,人的一生大幾十年,必定會見到一次或幾次世界格局大范式的轉變。新財富就在新世界的新秩序的組建過程當中產生,所以我們必須理解新世界,十日來時路,在眼前漸漸清晰。
#指數十日談
曾在我的失意天
指數十日談,就從4月7日的“黑色星期一”寫起。
第一日:黑暗風暴驟起,滬指跌7.34%
4月7日,“黑色星期一”的恐慌早已在清明假期就已醞釀,這是一場對于“對等關稅”風險擔憂的一次性集中釋放。這日全球股市系統性下跌,A股兩市多達1082只ETF收跌,329只跌幅超過7%;亂云飛渡,流動性沖擊之下發光的金子也被拋售。而風暴眼的暗處,一場早有準備的股市保衛戰正在打響。(數據來源:Wind)
第二日:內援抵達,滬指漲1.58%
關鍵時刻,我們亮出底牌,類“平準基金”發力、“國家隊”行動、地方國資出手、險資發聲、上市公司掀起增持回購潮…打響了一場系統性集群化的股市保衛戰。這一天,中央匯金公司明確表態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權益類ETF凈申購額超過1100億元,創ETF單日凈申購額紀錄,一系列穩市信號顯著提振了市場信心,風險偏好開始有所修復,滬指收出了恐慌后的第一根陽線。(數據來源:Wind)
第三日:回歸常態化,滬指漲1.31%
9日,“國家隊”托底力量仍在延續,活躍交易資金定價的中小盤指數開盤依然大幅下挫,但隨后快速翻紅并震蕩上漲,大量中小盤個股開始走好,同時受益于流動性定價、最能反映活躍資金風險偏好的北證指數大幅收漲,投資者情緒在好轉,部分資金交易反彈修復的意愿提升,滬指收出了第二根陽線。僅上述三個交易日,權益類ETF凈申購額達到2013.05億元。(數據來源:Wind)
第四日:關稅霸凌局部暫緩,滬指漲1.16%
僅僅過去一夜,局面再次發生了變化。9日晚間,特朗普宣布對不采取報復行動的國家關稅暫緩90天,消息一出,納斯達克指數一夜瘋漲12%,次日亞太、歐洲股市也全線暴漲,市場交易美國關稅虎頭蛇尾的可能,資金以積極的態度交易超跌反彈,行業層面,消費繼續領漲,科技表現出色;倫敦金、紐約金雙雙回到3100美元/盎司之上。(數據來源:Wind)
第五日:半導體國產概念爆發,滬指漲0.45%
隔夜海外市場下跌,“朝令夕改”,整體外圍環境并不樂觀,A股早盤震蕩為主,然而國內政策從容,中午科技股迎利好,半導體國產概念全面爆發,芯片ETF、科創半導體ETF、半導體材料ETF二級市場漲幅靠前,帶動指數上行。黃金再度走強,漲至3227.33美元/盎司,續刷歷史新高,而彼岸的“股債匯”三殺仍在繼續。無論如何,第一周過去了。(數據來源:Wind)
第六日:修復前期跳空跌幅,滬指漲0.76%
又至周一。開盤前的這個周末,海外不確定性進一步緩解,美國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A股在利好下大幅高開,個股呈現普漲格局,指數繼續修復前期的跳空跌幅,但與此同時,漲速逐漸放緩,盤中基本以震蕩為主,主要系近期以輪動上漲、修復為主,缺乏持續強勢板塊提升賺錢效應,指數震蕩修復。(數據來源:Wind)
第七日:縮量等方向,滬指漲0.15%
在經歷了接近一周的修復行情后,4月15日市場觀望情緒逐漸醞釀,或許在等待增量信號。以銀行、公用事業等為代表的紅利行情走強,而上周顯著修復的板塊比如食品飲料、科技縮量回調,進入了新的平衡。部分大盤指數成交額明顯放量,滬深300、上證50等寬基ETF迎來了一定程度的資金流入。(數據來源:Wind)
第八日:繼續等待增量信息,滬指漲0.26%
海外關稅不確認性仍然存在,與此同時國內市場在4月16日這一天迎來一季度的成績單,一季度優異表現與二季度的潛在壓力放大了市場的分歧,市場仍在等待增量信息。震蕩加大之時,長線資金買入信號依然十分顯著,ETF尾盤頻放量帶領指數回升。(數據來源:Wind)
第九日:穩增長預期發酵,滬指漲0.13%
A股這日高開后延續縮量震蕩走勢,市場處于“避險觀望-博弈政策”的過渡階段,政策預期仍是行情底部的支撐,地產、消費等政策預期較強的板塊資金參與意愿明顯回升,無論如何,滬指實現了八連陽。(數據來源:Wind)
第十日:平靜中的千鈞之力,滬指跌0.11%
這一日,市場的量能低到就像慢動作加了放大鏡一樣,A股市場以微跌0.11%的平淡姿態收盤,上證指數定格在3276.73點。這個看似尋常的交易日,卻暗藏著政策與市場博弈的洶涌暗流——就在這一天,國務院常務會議罕見地將“持續穩定股市”置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之前,釋放出資本市場戰略地位提升的明確信號。
同樣是這一日,中國居民財富管理重要里程碑事件到來,截至4月18日,境內ETF規模首度突破4萬億元。區區十日間,權益類ETF凈申購額超過2300億元,尤其在震蕩加劇之時,ETF已成為市場重要的穩定器,在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的同時,也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數據來源:Wind)
從4月7日到4月18日,完整走過了十個交易日。大陰線后近乎實現“九連陽”,誠如我們所預期的“外險先至,內援后到”,顯然這并不是一場沒有準備、沒有子彈的仗,走過此番,亦有諸多思考,簡單聊聊。
#十日談
望見當天今天
其一,毫無疑問,當前的世界正在深刻變革。此次貿易戰的影響也將非常深遠,可能重塑未來許多年的產業分布。海外“朝令夕改”的關稅具有不可預測性與來回搖擺性,不應當簡單地以極度悲觀或樂觀來應對外圍關稅政策的變化,但是直接沖擊最猛烈的時間或許已經過去了。
除了上周一大跌之外,國內資本市場呈現出快速修復態勢,逐漸回歸常態化運行。一方面政策應對主動及時,另一方面市場也在交易特朗普“虎頭蛇尾”的可能性。當前,滬指3280點的平靜下暗藏變局:國常會罕見將股市穩定置于房市之前,政策底信號明確。
從科技技術自主的倒逼加速,到供應鏈的“去中心化”重構,再到內需消費市場的“韌性遷移”,危機中同樣孕育著破局的方向。很多事情無法預測,但可以觀察和應對,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求證和調整。靜待4月政治局會議定調,在全球化逆流中錨定內生穩定性。
其二,一次歷史性大跌對于我們而言,更寶貴的是一次提高自我認知的機會,經歷過這種考驗的我們本身才是最大的收獲。也許一次巨大的波動讓我們就此頓悟了,就此進化了自己的方法論。
經過這幾年的歷練,大家對波動的閾值已大幅提高,不少投資者也能更理性的看待市場波動,也不再著急加倉或者減倉,經驗越來越豐富了,這是好現象。
事實上市場的每一筆成交,都是樂觀者和悲觀者之間彼此的告別。投資需要平時就不斷審視自己的組合、閑時不斷鞏固安全墊,這樣就不需要極度恐懼與貪婪、用開“剁、追、干”來解決問題了。
其三,回望來路,2020年10月,境內ETF市場規模首度邁進萬億元大關,用了16年;2023年8月,規模突破2萬億元,用了3年;2024年9月,規模站上3萬億元關口,用了10個月;而仿佛還在恍惚之間,6個月之后的2025年4月,ETF已經驚人的完成了第四個萬億元的增量。(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4.18)
面對近來關稅風波對投資情緒的擾動,長線資金錨定滬深300、上證50、中證1000、中證500、創業板指等寬基指數持續買入,在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提振信心的同時,也為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培育樹立“逆向投資”、“長錢長投”的理念注入了動力。未來持續豐富的高質量產品供給,也將為中長期資金提供更多增量空間。
當分散化配置、工具化投資以及比黃金更珍貴的信心與信任成為基民與財富管理行業的共同訴求,指數化投資的蓬勃發展恰如其分,生逢其時。在政策紅利、資金配置與生態優化的共振下,中國ETF市場,正以“飛輪效應”加速駛入黃金時代。
此時,正值新國九條落地一年,境內ETF站上四萬億的新起點,投資者已然走過了心有余悸的“黑色星期一”, 北京的大風天也過去了,而國內市場的韌性在關稅的狂風暴雨中逐漸顯現。
這樣的時刻,“寧靜,心中飽滿,腳步輕盈,希望比平時的希望要隆重許多許多。”太陽落下又升起,春天逝去將重來,好景其實常在,好事總是失去又得來。
風險提示
本資料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以上內容不構成個股推薦。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管理人不保證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市場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