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指定港口違規,美國眼看“勝券在握”,中國卻釜底抽薪,直接找上巴西,重啟兩洋鐵路計劃,只要鐵路與錢凱港完成銜接,美國算是白搶巴拿馬運河港口了,那么,這一兩洋鐵路究竟有何重要價值?
橫穿南美洲的兩洋鐵路項目
前不久,在長和港口出售案被叫停后,巴拿馬以長和拖欠13億美元款項和稅務,指控港口續約合同存在違規,并計劃收回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運營權。為了減少損失,長和與阿彭提家族接觸,準備將除了巴拿馬運河兩個港口外的41個港口,賣給地中海航運公司旗下的TIL。至于巴拿馬運河港口,美國貝萊德財團依舊緊咬不放,執意要獲得兩個港口51%的股權。雖然目前審計還沒有結果,巴拿馬運河港口的歸屬也無法蓋棺定論,但美國并不會輕易放棄巴拿馬運河,這一運河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最便捷的水道,當初由美國人斥資建造,建成后,船只不再需要繞行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節省了1.1萬公里的航程,極大促進了南北美洲東西兩岸的溝通效率,長期以來,巴拿馬運河承擔著全球5%的貨運貿易,是全球航運體系的重要一環。
尤其是對于美國來說,這條運河對其戰略部署和物資運輸至關重要,“收回運河”以美國當前提出的“美國優先”口號契合,美國認為,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開展基礎建設,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削弱了美國在相關地區的地位和控制力度,尤其是被其視為“后院”的拉美地區,更是美國最“關心”的區域。也就是說,即便巴拿馬運河兩個港口沒有落入貝萊德之手,美國也不會輕易放棄巴拿馬運河。
就在這緊要關頭,由技術人員和官員組成的中國代表團抵達了巴西,就巴西與南美一體化計劃進行了深刻討論,其中便包括兩洋鐵路項目。早在2014年,中國、巴西、秘魯三國就展開了關于兩洋鐵路合作計劃的討論。按照規劃,這條鐵路全長4919公里,東起大西洋西岸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州海岸港口,向西橫穿南美大陸,最終抵達秘魯卡亞俄港、莫延多港或者阿里卡港等港口對接太平洋。去年11月秘魯錢凱港已經正式開港,預示著這條鐵路最終極有可能接入該港口,建成后,將成為一條通往亞洲的新物流路線。
兩洋鐵路作用有多大
首先,兩洋鐵路將為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海運提供新的選擇,未來一旦建成,即便美國掌控了巴拿馬運河,加價索要過路費,也只會是徒勞無功。
相較于長度81.3公里的巴拿馬運河,貨物從錢凱港上岸再經鐵路運輸看似麻煩,但巴拿馬運河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加強美洲東西兩岸的航運聯系。我國與歐洲的貿易海上主要還是依靠傳統航運線,陸上則有亞歐大陸橋。南美洲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智利的銅礦、巴西的鐵礦、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維亞所形成的“鋰三角”地區,都在世界礦產領域占據重要地位。而這條兩洋鐵路沿途跨過鐵礦豐富的米納斯吉拉斯州、戈亞斯州,未來與秘魯聯動,將形成一條“鋼鐵動脈”,不再需要從北側的巴拿馬運河繞行,運輸周期將從原來的35天縮減至25天,在南美洲內陸,將有更多國家及地區通過這條交通大動脈,將貨物商品運往西海岸,未來錢凱港將成為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與南美洲經貿合作的關鍵中轉站和貨物集散地。
并且,兩洋鐵路還穿過巴西馬托格羅索州、朗多尼亞州、亞馬遜州等大豆種植區和牛肉產區的農業核心地帶。近期,在中美關稅博弈背景下,我國加大了對巴西大豆的采購力度,4月上旬,采購量高達240萬噸左右,相當于我國月均進口量的三分之一,這也導致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大幅下降,同時為了減少對美國農產品的進口依賴,我國還將強對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的玉米、牛肉等產品的進口。
未來兩洋鐵路建成后,將成為進一步加深中國與拉美地區貿易合作的關鍵,我國的機電、服裝、家具等產品也將源源不斷輸往拉美市場。可以說,這條鐵路極有可能改變拉美的物流版圖,我國也將借此繼續擴大在該地區的戰略布局。總之前途一片光明,美國想從中作梗也是白費力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