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博弈下穩樓市如何發力
編者按最近美國挑起全球關稅大戰,針對美國加征高額關稅的霸權主義行徑,中國斷然采取堅決的反制措施,中美關稅博弈下,出口受到一定影響,穩樓市對于穩定中國經濟大盤至關重要。本期地產周刊聚焦穩樓市政策如何進一步發力,助力擴大內需。
圖片來源:新華社
■夏金彪
今年一季度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明顯,市場需求穩步釋放,反映出去年四季度以來房地產市場向好態勢得到鞏固和延續。在當前關稅戰的背景下,出口下降壓力顯著,房地產作為內需的重要支柱和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其發揮的作用愈加重要。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一季度房地產市場數據。從房地產開發投資來看,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9904萬億元,同比下降9.9%;其中住宅投資1.5133萬億元,下降9.0%。從全國商品房銷售來看,1—3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186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降幅比1—2月份收窄2.1個百分點;新建商品房銷售額20798億元,同比下降2.1%,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
3月份70城房價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增加。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降轉漲0.2%。二、三線城市環比總體降幅收窄,其中,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2%,但降幅均有所收窄。
雖然今年一季度房地產市場數據釋放出一些積極信號,顯示出此前持續下跌的趨勢正在逐步放緩,甚至在部分地區呈現止跌企穩的跡象。然而,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房地產市場的回穩并非一蹴而就,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
一季度房地產市場呈現“降幅收窄、局部回暖”特征。從投資端來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依然處于負增長區間,這表明開發商對市場前景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復,投資行為依然謹慎。從銷售端來看,一線城市率先企穩,部分二線城市也開始出現復蘇跡象,但三、四線城市依然面臨較大的去庫存壓力。從價格端來看,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同比降幅收窄,部分一線城市甚至出現小幅上漲,這表明前期出臺的各項穩房地產政策,如降低房貸利率、放寬限購等政策正在逐步發揮作用。然而,房價上漲的持續性仍需觀察,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條長,涉及建筑材料、裝修裝飾、家具家電等多個產業,在出口受阻的情況下,穩定房地產市場,促進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既有利于吸納就業,又有利于帶動裝修、購買家具家電等消費。此外,在經濟下行時期,房地產市場回穩,還能夠穩定居民的財富,提振消費意愿。因此,在出口因關稅戰受阻的情況下,發揮房地產擴大內需的作用顯得尤為迫切。政策還須進一步發力,促進房地產市場進一步回穩。
首先,要進一步優化住房消費政策。進一步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方面,在限購、限貸等政策方面,根據不同城市的實際情況進行適度優化;另一方面,加大對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對于居民換購住房,可以在稅費減免、貸款額度等方面給予進一步優惠。
其次,要加速推進城市更新和存量房盤活。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的自主權,并及時研究推出新的支持措施,將閑置的存量房轉化為保障性住房或租賃住房,滿足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同時也消化了市場庫存。
再次,要大力推動“好房子”建設。持續加大“好房子”建設力度,積極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應制定相關標準和規范,引導企業建設“好房子”,并給予符合標準的項目一定的政策支持,如稅收優惠、容積率獎勵等。通過建設“好房子”,可以激發居民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帶動家具、家電、家居飾品等相關消費,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進一步擴大內需。
總之,今年一季度房地產市場呈現出止跌回穩的積極態勢,今后政策應著力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平衡短期穩增長與長期可持續發展,在應對關稅戰導致出口下降的挑戰中,更好發揮房地產市場擴大內需的潛力。
總 監 制丨王 輝車海剛
監 制丨陳 波 王 彧 楊玉洋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蔣 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