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研究:新冠疫苗或導致“疫苗后綜合癥(PVS)”,患者癥狀嚴重卻未被正式承認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疫苗可能導致一種此前未被識別的健康狀況——“疫苗后綜合癥”(Post-Vaccination Syndrome, PVS)。
這一研究結果在醫學界引發了廣泛關注,因為它揭示了一種可能影響部分接種者的長期健康問題,但該病癥尚未得到官方醫學機構的正式認可。
PVS是什么?耶魯大學科學家揭示疫苗可能帶來的新風險
在最新發布的研究摘要中,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指出,雖然新冠疫苗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成功遏制了病毒傳播,但在極少數人群中,可能引發了一種新的健康問題——PVS。
PVS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包括:
運動耐受力下降(稍微運動就感到疲憊)
極端疲勞(長期精力不濟,無法恢復)
麻木感(手腳發麻、感覺遲鈍)
腦霧(Brain Fog)(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失眠(Insomnia)(難以入睡或睡眠質量下降)
心悸(Palpitations)(心跳加快、心律不齊)
耳鳴(Tinnitus)(持續性的耳鳴聲)
眩暈(Dizziness)(頭暈目眩,平衡感受損)
肌肉疼痛(Muscle Pain)(持續性肌肉酸痛)
免疫系統變化(生物學層面的免疫異常)
盡管 PVS 的出現比例較低,但研究人員認為,該病癥患者往往難以獲得醫療支持和幫助,因為它尚未被全球主要衛生機構正式列入已知疫苗副作用。
研究團隊:希望讓 PVS 受到更多關注,推動醫學界承認該病癥
耶魯大學免疫學家、研究負責人巖崎晶子博士(Dr. Akiko Iwasaki) 希望這項研究能為 PVS 患者帶來更好的醫療資源。
“患有 PVS 的人長期以來感到被忽視和漠視,因為它并未被官方認定為一種醫學疾病。”——巖崎博士
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需要更多資金支持,以擴大研究范圍,驗證現有發現,讓更多人了解 PVS,并推動醫療界對其進行正式診斷和治療?!?/p>
研究發現:PVS 患者體內存在更高水平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
這項研究收集了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1 月期間的數據,共分析了 42 名 PVS 患者(29 名女性,13 名男性)與 22 名健康受試者(11 名女性,11 名男性)的血液樣本。
初步研究發現,PVS患者體內普遍存在較高水平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
研究疑點:為什么部分人的身體仍然在疫苗接種后持續產生刺突蛋白?
巖崎博士表示:“某種機制可能在 PVS 患者體內導致刺突蛋白的晚期表達,但我們目前還不清楚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雖然研究尚未給出最終結論,但科學家們認為,這是揭示PVS潛在病因的關鍵一步。
研究仍在進行,但患者的困境不容忽視
巖崎博士的目標是推動PVS研究,以促使醫療機構提供更好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她強調: “只有通過嚴謹的科學研究,我們才能實現更好的疾病診斷、治療方案和疫苗安全性透明度。”
不過,這項研究目前尚未發表在正式的科學期刊上,仍需進一步驗證。
疫苗安全與PVS之間的平衡:科學界的下一步?
雖然新冠疫苗拯救了數百萬條生命,但對于那些出現PVS癥狀的人來說,如何被正式承認、獲得治療,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盡管這項研究仍處于早期階段,但它無疑為長期飽受困擾的PVS患者帶來了一絲希望,同時也促使醫學界重新審視新冠疫苗的長期影響。
你怎么看待PVS?你認為科學界應該進一步研究疫苗可能的長期影響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更多新聞熱點追蹤
請點下方關注獲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