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成都高新
數字經濟正在重塑區域競爭格局。
這一“高創新、強滲透、廣覆蓋”的經濟形態,與新質生產力高度契合,成為全國重點布局的領域。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印發《2025年數字經濟發展工作要點》,提出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競爭力、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等七項重點任務,各地數字經濟的新一輪競逐悄然拉開。
憑借這股數字力量的加持,西南區域頂流頻出——4月18日,“吒兒”歸來80天,《哪吒之魔童鬧?!罚ㄒ韵潞喎Q《哪吒2》)全球票房超過156億元,晉級全球影史排行榜第5位,引發廣泛關注。更早之前,《王者榮耀》榮登全球手游收入榜首,也曾引發世界矚目——星光璀璨下,西南區域成為數字經濟版圖上不可忽視的存在。
根據《2024中國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成都(第7)、重慶(第8)、昆明(第21)、貴陽(第28)均躋身數字經濟百強市前30位,而成渝等地躋身全國數字經濟第一方陣。尤其是,貴州算力規模突破55EFLOPS,成為中國南部最大數據中心聚集區;成都數字創意產業聚集人工智能企業超千家,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500億元……
從更大范圍看,成都為何能夠成為數字文創高地?西南異軍突起背后,又藏著怎樣的“數字密碼”?
深耕從“爆款頻出”到“文創高地”
不久前,哪吒和敖丙的大型雕塑落地成都高新區錦城湖畔的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這個被稱作“哪吒老家”的地方,也成為熱門打卡地。
今年以來,《哪吒2》在海內外持續爆火,成為全球現象級IP。這不僅使得宜賓翠屏山、河南西峽縣哪吒廟等相關景區游客猛增,就連貴陽越界影城也憑借其亞洲最大的IMAX GT激光巨幕而吸引了一波流量,堪稱“一座影院帶火一座城”。
“爆款IP”還在持續釋放能量。就在4月16日,成都拋出一個國民級“王炸”——《王者榮耀》與《哪吒2》官宣“聯姻”,雙方將基于IP在游戲道具、皮膚等方面進行合作,消息一出,迅速登上社交媒體熱搜榜第一。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
一個是在全球手游收入榜上霸榜多年的“王者”,一個是新晉全球票房第五的中國“影帝”,作為發軔于成都、交集頗多的兩家“鏈主”,此番以“王吒”之名出道也勢必帶給全國數字文創市場更大的震動。
倘若將視野放大,成都的江湖地位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時間可以追溯到2005年,騰訊西進,設立成都辦事處,陸續落地游戲研發、新文創、美術、動漫等重要基地,2015年《王者榮耀》橫空出世,成為全球第一個日活躍用戶達“億”級的產品。
兩年前,《王者榮耀》國際版本《Honor of Kings》登陸巴西,如今其已覆蓋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引領國產游戲出海的浪潮。同時,騰訊云為全國90%的頭部游戲廠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為游戲相關產業鏈出海提供底層支撐。
這還只是騰訊一家企業與成都的“同頻共振”。放眼這座游戲產業“高地”,還可見金山、中手游、育碧、完美世界等一批頭部企業。據統計,成都游戲相關企業已經超過7000家,游戲產業及相關收入近700億元,游戲產業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約5萬人,規模居全國第四。
與此同時,動漫和游戲產業的強勁增長也助力成都加快建設“世界文創名城”,近三年文創產業增加值的平均增速達到12.6%。數據顯示,成都現有各類數字文創相關企業1000多家,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達百余家,城市新文創活力指數排名全國第一。
從2017年至2024年,成都市文創產業增加值從793億元上升至2876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從5.7%上升至約12.2%。不論是對外輸出作品,還是對內貢獻份額,成都文創已然是第一方陣的水準。更重要的是,其繼續“登高望遠”的決心與恒心——
根據規劃,未來5年,成都將培育和發展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的數字文創龍頭企業15家以上,規模以上數字文創企業數量年均增長15%以上,實現數字文創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以上。
升級數字技術加速產業發展
“成都的發展就像哪吒一樣,不認命、不服輸……”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很多人被這種頂流IP與城市的互動圈粉,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城市開始追問,為何是成都?成都做對了什么?
一個被反復提及的詞,就是“生態”。
比如,《哪吒2》片尾字幕里,一共出現了138家動畫制作公司、4000多位動畫從業者,成都和重慶企業以及本土院校的身影清晰可見;而孕育“哪吒”的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內,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形容,“一杯咖啡的距離”就能串聯起動畫產業鏈的上下游。
大量富有想象力的人才和企業在此聚集,為成都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也吸引著更多有識之士“加盟”。成都為何會有如此強大的“磁吸”能力?
事實上,早在2000年初,國內動漫網游還處于拓荒期之際,成都、重慶就已躬身入局,建設首個國家網絡游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引進騰訊、金山、育碧等科技公司,推動文創生態從“盆地”向“高地”躍升。
目前,成都已聚集騰訊、西山居、育碧、完美世界等網絡游戲相關企業超過7000家,游戲產業及相關收入近700億元,游戲產業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約5萬人,規模居全國第四位。
這背后,既有四川、乃至成渝地區產業政策的“托舉”,也離不開一大批科技公司對當地產業的參與和助力。
“過去20年來,我們持續深耕西南區域,建立雙總部基地和當地團隊,覆蓋游戲、工業、汽車、文旅、零售等核心業務。截至今天,騰訊在西南的員工數超過13000人,服務了超過6萬家西南客戶,”在4月18日舉行的2025騰訊云城市峰會·成都峰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政企業務總裁李強表示。
頭部大廠的“加持”,進一步支撐西南數字經濟快速增長,成為當地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基于20多年在西南的深耕,在面向西南區域核心產業和差異化需求時,騰訊形成和沉淀了“因地制宜,一省一策”的策略。
例如,面向重慶制造業集聚的特點,專門在渝成立騰訊云工業互聯網智能產業總部,目前已吸引一千多家企業落地注冊。除此之外,在科技研發、文旅、零售、公益等諸多領域,騰訊都有著積極投入和豐富的實踐。
點燃擁抱“AI+”重塑產業新優勢
當前,西南各省份正加速擁抱“AI+”。今年初以來,貴州、四川、重慶等地陸續出臺人工智能產業行動方案或相關政策,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及產業應用。
比如,貴州提出全力搶占智算、行業大模型培育、數據訓練三個制高點;四川強調,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終端應用和場景培育;重慶則要構建“數據—算力—模型—應用—安全”全鏈條支撐體系,推動技術、平臺、場景、生態等協同發展……
而這種積極,很大程度上與數字經濟帶來的“甜頭”緊密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四川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超5000億元,占GDP比重提升至8.2%,成都、綿陽、宜賓、德陽等4個城市入圍2024年數字經濟百強市。與此同時,云南、貴州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速均在10%以上,展現出西南區域數字經濟的活力。
在談及西南地區借助AI升級本地產業鏈時,騰訊云副總裁王前表示,未來,幾乎所有產業都會因為AI時代的到來產生不同的升級,幫助很多實體產業去打破現在低增長新常態的現狀,帶來一些新業務的增長。
“重慶農商行就是全國金融行業第一個引入DeepSeek的商業化銀行,這背后其實是騰訊在幫助完成搭建。”王前表示,其內部會搭建一個AI小渝應用,快速去服務內部員工的知識問答。這也是借助知識引擎去搭建行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嘗試,“底層模型變強,加上應用層知識引擎到位,很多傳統制造業問題會被人工智能解決”。
這其實正是“AI+”重塑產業競爭新優勢的縮影。更為重要的是,成都、重慶、貴陽都是“東數西算”的全國樞紐版圖上的重要節點,逐步形成“算力底座-智造中樞-前沿應用”的格局,成為西南區域躍升為數字經濟發展第一梯隊的穩定支撐。
其中,貴陽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2024年算力規模突破55Eflops,單位算力成本較東部低40%。重慶依托工業互聯網國家頂級節點,兩化融合指數、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均居西部第一。
“實際上,我們在智能制造、智能網聯,甚至智能交通方面,也在重慶做了很多布局。參與了重慶國家車聯網先導區建設,也跟長安汽車合資成立了梧桐科技,這些也表明我們在重慶去建設自己的算力設施,同時也會把這些互聯網相關應用跟當地產業做一個深度結合”。王前說。
一個突出的例子是,早在2017年,長安汽車就與騰訊攜手推進輔助智能駕駛研發。在此過程中,騰訊負責提供數據合規、數據閉環、算力一體化服務能力,通過云端地圖數據+高性能算力、存儲和網絡最大限度保障數據閉環與模型訓練效能,從數據采集完成到最終推送訓練效率提升50%。
這也是AI驅動當地優勢產業升級的重要縮影。從更大層面來看,以成渝為代表的西南地區,汽車、游戲、制造、旅游等產業發達,也正在借助騰訊混元大模型等前沿AI應用,催生更多新的應用場景,也重塑著產業競爭新優勢。
文 | 淡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