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援引外媒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法爾漢·哈克今年一月表示,目前美國未繳納的聯合國常規預算攤款為15億美元。據報道,哈克表示,目前美國未繳納的聯合國常規預算攤款為15億美元,再加上未繳納的維和預算攤款與法庭預算攤款,累計28億美元。哈克還稱,一個國家最多可以拖欠兩年的會費,否則就會面臨在聯合國大會上失去投票權。哈克表示,美國“目前還沒有特別接近”失去投票權。
其實美國拖欠會費基本是公知事實,可是聯合國的態度卻很玩味,因為同樣依據《聯合國憲章》,伊朗曾因6000萬美元欠款就被暫停投票權,而美國卻能常年享受“賴賬特權”。
可是聯合國號稱是最具權威的國際組織,本質上怎么還是強權政治的角力場呢?那美國為什么就敢硬著頭皮不交呢?紐約曼哈頓的聯合國總部大樓每年產生數億美元收入,但美國卻以簽證武器化手段阻撓敵對國家參會。
聯合國(資料圖)
“美國欠了28億美元,什么時候還?”這話一出口,現場空氣都仿佛凝固了幾秒。
沒錯,就是在聯合國的新聞發布會上,一個中國記者把這句犀利的問題甩了出去,像一把刀,直接剖開那層“和氣生財”的面紗。發言人那一刻的表情,真是精彩到可以剪下來做成表情包。臉上的肌肉僵了一下,然后擠出一個尷尬又職業的笑容,說了句:28億美金,還沒還。
美國欠聯合國會費的歷史,能追溯到里根時代。40年來,它把欠費玩成了“極限運動”——2025年累計欠款28億美元,剛好卡在失去投票權的門檻(16.36億美元)之下。這就像租房客每月拖到房東趕人的最后一刻才交租,既惡心了聯合國,又保住了話語權。更諷刺的是,美國2024年軍費高達8860億美元,給烏克蘭的援助就砸了1163億,但面對聯合國的76億賬單卻“哭窮”。用前駐聯合國代表博爾頓的話說:“我們的錢包就是政治武器?!?/p>
聯合國(資料圖)
美國的這個欠費行為并不是一時疏忽,而是一種“套路滿滿”的操作。它的目標可不是省錢,而是通過賴賬來操控聯合國。這一切,源于美國長期對國際組織的工具化思維。美國的賴賬邏輯,說白了就是“三板斧”:政治綁架、施壓逼宮和規則鉆空子。先說第一個,美國的國內政治早就成了一鍋亂燉。兩黨為了爭權奪利,把國際義務當成了交易籌碼。比如,2024年的財政預算案拖到次年3月才通過,結果直接導致聯合國的常規預算被拖欠了15億美元。
中國作為第二大會費繳納國,2023年足額繳納4.46億美元會費,占比15.254%,遠超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自2015年設立的“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已投入10億美元,支持全球30多個和平與發展項目,包括敘利亞人道援助、非洲維和能力建設等。如今,中國外交官再次以“欠費即失權”的強硬姿態,向國際社會傳遞明確信號:規則不是擺設,大國更應以身作則。
聯合國(資料圖)
一直以來,美國在繳納聯合國會費上就十分拖沓,堪稱頭號“老賴”。2024年4月,因交不起電費,聯合國日內瓦總部萬國宮一樓通往二樓的自動扶梯停運,各國代表只能爬樓梯。2023年底,萬國宮甚至因電費虧空15萬美元關門一個月,主要原因就是美國拖欠會費。根據《聯合國憲章》規定,拖欠會費數額超過前兩年應繳納數額之和的國家,將會喪失投票權。但美國年年踩著紅線,繳納少量費用,剛好在巨額欠費的同時,得以保留投票權。
聯合國的財政危機因美國的拖延不斷惡化。2025年,聯合國被迫將預算削減20%,凍結人員招聘,并推遲多項發展項目。古特雷斯在公開講話中不點名批評:“過去七年,資金流動性危機始終存在,根源在于某些大國未履行義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