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房裝修,老一輩人與年輕人在觀念上總會有一些分歧。前者更加重視實用性,后者比較注重美觀性與高級感。
不過隨著消費降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學會了理性和克制,甚至有些年輕人還另辟蹊徑,將省錢進行到底。
本期就分享一些年輕人總結的“裝修平替思路”,沒想到換個方式后,省錢又實用。
一、窗臺大理石平替
傳統的窗臺,一般都要用大理石鋪貼,材料成本動輒就要上千塊,如果是飄窗臺,價格還會更高。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用瓷磚來平替大理石,既省錢又美觀。
1)陽臺上或者比較低的窗臺,可以直接用海棠角做收口處理。窗臺瓷磚不一定要和地面一樣,反差色會更有個性。
2)飄窗臺鋪瓷磚,可以用同色的收口條收口,也可以用灰泥+罩面漆收口,前者最靠譜,后者雖然增加了收口處的強度,但最好還是鋪塊墊子保護一下。
Tips:收口條建議選擇窗臺專用結構,比如下圖中的那樣。
二、琺瑯板平替
琺瑯板都不陌生吧,不管是用在廚房做磁吸收納,還是安裝在其它墻面做裝飾涂畫,實用性都不錯。
唯一的問題,就是成本比較高。常規的平替方式有兩種,
一是用白板,價格差不多能便宜一半;其次是用鍍鋅板+貼膜,價格甚至比用白板還要低。
不過這兩種我都不建議,白板太薄,磁性太差,不能吸附太重的物品;鍍鋅板+貼膜,對手殘黨不太友好,翻車率較高。
所以,我更傾向用“烤漆鍍鋅板”來平替,價格比普通鍍鋅板稍貴一點,但整體質感較好,用起來十分省心。
三、無主燈平替
無主燈設計十分流行,但成本也非常貴,綜合算下來至少要上萬塊,并且還會壓低層高,導致空間壓抑。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換個思路來處理,比如明裝燈具。
相較于嵌入式無主燈設計,明裝燈具看似給空間帶來了突兀性,實際上只要搭配得當,同樣可以營造出層次豐富的氛圍。
此外,這種平替思路,還在保留原有層高的同時,節省下了滿吊頂和部分燈具的費用。
四、微水泥地面平替
微水泥的質感,應該沒人能拒絕吧。細膩、通透、無縫,就好像自帶一種低調且克制的高級感。
只不過微水泥的價格,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擔得起,所以一些年輕人就采用“自流平+啞光罩面漆”平替。
相較于微水泥,除了成本低了很多之外,效果出來后也無限接近微水泥,并且還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強度,只不過幾年后還是避免不了開裂的“通病”。
可能有的人會問,既然會開裂為什么還要做?其實用微水泥也存在開裂的隱患,主要還得看工藝和手藝。
五、踢腳線平替
踢腳線也需要平替?其實普通的踢腳線差不多幾百塊成本就夠了,可若你的要求較高,想做嵌入式踢腳線,幾百塊就不夠了。
所以,“踢腳線平替”也成為了不少年輕人的選擇。
最常見的方法,就是鋪地磚時讓師傅在邊角處留縫5mm,然后讓油工一批到底,最后再用玻璃膠收縫,并給墻面刷上6cm高的罩面漆,實現無踢腳線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方法只適合瓷磚地面。木地板地面需要用滿膠鋪工藝才行,成本有一點高。
六、淋浴玻璃隔斷平替
大多數家庭裝修時,都會給淋浴區安裝上玻璃隔斷,不僅僅是為了保暖,更是為了防濺水。
然而,由于淋浴玻璃隔斷的成本通常都在1000塊以上,以及存在結水垢難清潔的通病,一些年輕人反而喜歡上了平替。
比如給淋浴區安裝上一塊浴簾,不僅成本低、防濺水,還不會給衛生間造成壓抑感。即便后期發霉了,扔掉重換也不心疼,且不存在安全隱患,不像玻璃會有千分之三的自爆率。
七、定制衣柜平替
定制衣柜,可以說是裝修成本中占比較高的一項了,感覺隨便做做幾萬塊就沒了,很容易就把預算超了。
其實,衣柜也可以通過平替的方式來降低預算。
比如定制金屬衣柜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僅防潮、耐用、無甲醛,成本也非常低,差不多千元就能搞定一組衣柜。
此外,由于金屬衣柜結構可以靈活調整,后期收納時也擁有了更多的自由性,性價比非常高。
至于柜門問題,可以正常定制柜門,也可以用布簾代替,結合自己的預算選擇就好。
其實裝修平替最根本的意義,并不是一味的降低成本,而是在有限的預算內,結合自己的需求,讓每一分錢都花得有價值。畢竟家是用來住的,生活卻是自己掌控的。
(本文由齊家安安整理編輯,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