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達醫院通過精準診療與多學科協作,成功救治一例病情兇險的鼻—眶—腦型毛霉菌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標志泰達醫院在疑難真菌感染救治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真菌侵襲三腔 命懸一線
30歲的患者陳先生因“右側鼻面部脹痛伴視物重影、頭痛”緊急入院。(影像顯示雙側篩竇、上頜竇、蝶竇及右側額竇炎癥;鼻中隔偏曲;雙側下鼻甲肥大。)
耳鼻喉科行急診手術,最終確診為致死率高達50%-80%的毛霉菌感染。術后患者病情持續惡化,眼眶CT顯示感染未有效控制,隨時可能因顱內播散導致死亡。
患者家屬試圖轉診至上級專科醫院,但因風險過高被拒。ICU2(亞重癥過渡病房)臨危受命,在無負壓隔離條件下,憑借嚴格感控與精細化護理為患者筑牢生命防線。
多學科協作 破局“死亡殺手”
針對毛霉菌感染病程兇險、治療窗口期短的特點,ICU科主任醫師徐杰迅速牽頭,與耳鼻喉科、眼科、病理科、放射科、藥劑科組建MDT團隊,制定“藥物治療+手術治療+血糖調控”三位一體救治方案:
1
藥物治療
團隊綜合評估全身感染風險,排除顱腦及肺部播散病灶,積極制定抗感染治療方案。
2
手術治療
ICU科、耳鼻喉科、眼科聯手實施局部病灶清創術,麻醉科精準調控術中生命體征 。
3
血糖調控
該患者既往明確糖尿病病史,長期血糖控制不佳,ICU科與內分泌科協作優化血糖控制,防止感染反復。
4
MDT全程護航
ICU科、耳鼻喉科、眼科、病理科、放射科、藥劑科聯合溝通患者病情,定診療及隨訪方案。
三周逆轉“死亡倒計時”
經三周強化抗感染及術后護理,患者面部腫脹消退,血糖達標,最終順利過渡至口服艾莎康唑出院。
病患者的成功救治,背后是泰達醫院ICU科、耳鼻喉科、眼科、病理科、放射科、藥劑科等醫療團隊精湛醫術及無畏勇氣。
科普
毛霉病
是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一類罕見但極具侵襲性的感染性疾病。近期隨著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病率上升,這類感染的臨床報道逐漸增多,值得公眾提高警惕。
毛霉病高危人群
毛霉病通常發生于患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如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或高滲昏迷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或造血干細胞移植、糖皮質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劑治療、實體器官移植、鐵過載、重癥流行性感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燒傷或其他外傷以及重度營養不良等患者。
專家提醒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是毛霉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如出現鼻塞、流涕、面部腫脹、視力下降等癥狀,務必及時就醫。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挽救生命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