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刁明杰
急性下肢動脈栓塞被稱為血管外科的“急診殺手”,起病急驟、進展迅猛,若未在黃金時間內開通血管,輕則截肢致殘,重則因壞死毒素入血導致多器官衰竭而危及生命。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血管外科、麻醉手術科、心內一科、急診科、重癥醫學科等多學科團隊,以“生死時速”成功救治一名急性下肢動脈栓塞高?;颊?,僅30分鐘取出長達70厘米的致命血栓,取栓后患者右下肢血運恢復良好,現已順利康復出院。
不久前,52歲的王先生(化名)突發右下肢劇烈疼痛5小時緊急入院,查體發現右下肢皮溫冰涼、動脈搏動消失,足部已出現感覺運動功能障礙。更糟糕的是,患者心臟射血分數僅32%(正常值>50%),心功能極差,手術過程中心血管意外的風險非常高。
患者發病正值節假日,面對如此棘手的病情,值班院領導、紀委書記郭繼梅迅速聯絡醫務科,召集血管外科、心內科、麻醉科、急診科組建MDT救治團隊。在多學科會診現場,血管外科主任顏京強指出,患者下肢缺血已超4小時,右足感覺運動功能已經出現明顯減退,隨時可能出現肢體不可逆性的壞死,導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必須立即手術開通血管,但患者心功能極差,術中隨時可能發生惡性心律失常。
經過東院麻醉手術科主任畢燕琳、心內一科副主任徐莉、急診科副主任宋春雷的共同討論,在與家屬充分溝通手術的必要性和風險之后,團隊一致認為在盡可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心臟的負擔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地為患者保肢爭取一線生機。
手術室內,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保衛戰悄然打響。麻醉團隊先行建立動靜脈通路,實時調控血壓、心率;顏京強熟練運用Fogarty導管行股動脈切開取栓,僅30分鐘便取出長達70厘米的條狀血栓。當鮮紅的血液重新涌入右下肢動脈時,監護儀上的生命體征始終保持平穩。
術后,在重癥監護團隊的精心管理下,患者未出現再灌注損傷、心力衰竭加重等并發癥,右下肢血運恢復良好,術后第5天即康復出院。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展現了醫院急危重癥救治體系的綜合實力。通過多學科團隊的緊密協作,實現了快速響應、精準施治和全程護航的有機結合,成功突破了高?;颊呒痹\手術的重重難關。這一案例再次證明,MDT模式在應對復雜危重疾病時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能夠為患者提供最優化的診療方案。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