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近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乘坐專機抵達北京,展開了對中國的重要訪問。據北京日報報道,在訪問期間,中國領導人與桑切斯首相進行了會見與會談,雙方進行了友好且深入的交流。此次訪問成果豐碩,兩國共同發表了關于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行動計劃,致力于打造更具戰略定力、更富發展活力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這不僅將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還將為中歐關系注入新動力,為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貢獻力量。
特朗普(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此次訪華頂著來自美國的壓力。就在西班牙代表團訪華前夕,美方試圖通過威脅手段阻礙中西兩國的合作。然而,西班牙方面態度堅決,直接駁斥了美方的威脅式警告,表示西班牙與中國有著良好的貿易關系,并且還將進一步擴大這種關系,顯示出其在外交和經濟合作上的自主性與堅定立場。
事實上,在桑切斯訪華之前,英國政府也派遣了兩位高官訪華,分別是英國貿易政策國務大臣道格拉斯·亞歷山大和英國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這一系列西方國家的訪華行動,反映出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各國對于拓展與中國合作的積極態度,以及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反思。
與此同時,美國內部在對華政策上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4月13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美國與中國已通過中間人就關稅問題進行了“初步接觸”。4月15日,正在出訪阿根廷的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中美脫鉤并非必然,但是有可能。”同時強調中美之間最終會達成一項重要協議。從這兩位高官的表態來看,美國政府似乎釋放出了想要與中國進行談判的信號。然而,美東時間4月15日,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卻又表示,現在主動權在中國這邊,是中國需要和美國達成協議,而非美國需要與中國達成協議,這種前后矛盾的表述,也反映出美國政府內部在對華政策上的糾結與混亂。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此前發起的貿易戰,如今正面臨著諸多困境。英國《金融時報》分析指出,中國在這場貿易較量中握有眾多王牌,包括日益多樣化的出口市場、巨額美國國債、對關鍵戰略礦產的掌控,以及國家體制在應對危機時的優勢等。這些籌碼使得中國不僅能夠經受住貿易戰的考驗,還能在談判中展現出強大的實力。美國彭博社也發文稱,貿易戰沒有贏家,而在特朗普發起的這場貿易戰中,中國掌握的籌碼或許比美方預想的更為有力,特別是當人們關注到中國的反制策略時,這一事實愈發明顯。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不僅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引發了諸多負面反應。中國、加拿大以及歐盟等美國主要針對的對象,不但沒有妥協,反而紛紛采取或準備采取反制措施。這充分證明了貿易保護主義行徑是行不通的。特朗普不斷在社交媒體上強調越南、柬埔寨等國的妥協,試圖給自己打氣,然而這恰恰反映出他內心對于貿易戰局勢發展的焦慮與不安。有分析認為,美國經濟在這場關稅之戰中恐怕難以承受太久的消耗。
對于中國而言,在當前的局勢下,穩住自身是關鍵。中國自身的決心越堅定,就越能讓對手感到心慌。此外,積極拓展貿易伙伴關系,為中國企業尋找更多的突破口也至關重要。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實際上是美國自絕于世界自由貿易體系的行為。中國并不強求其他國家一定要追隨自己對美國進行對等報復,但中國的貿易伙伴越多,中國制造業的抗打擊能力就越強,就越能降低對美國單一市場的依賴,減少受美國鉗制的風險。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資料圖)
在這樣的背景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的訪華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他在面對美國壓力時,依然堅定地選擇與中國加強合作,不僅為西班牙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雙方簽署的經貿、科技等多項合作文件,涵蓋了從農業貿易到影視合作等多個領域,為兩國合作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一個范例,展示了在復雜國際形勢下,通過平等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的可能性。
隨著國際形勢的持續發展,特朗普政府態度的轉變以及各國與中國之間外交、經濟互動的加強,都預示著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經歷深刻的調整。未來,中美之間是否會展開實質性的談判,以及談判的結果將如何影響全球貿易秩序,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為推動全球經濟的穩定與發展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