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一個普通工人的得票數(shù)竟然一樣——這事真叫人哭笑不得。說起來,命運這東西還真會捉弄人,一邊是創(chuàng)歷史的偉人,一邊是個普通技工,竟在一次重要會議上獲得相同票數(shù)。聽著,老百姓心里直嘀咕:這么一比,不把責任往誰身上甩都難!
這背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滄桑故事,讓一個工人從“平民”榮耀走到政治風口浪尖,又為何偏偏最后甘心棄官回爐做鍋爐工?
那是1968年11月,黨中央正籌備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那個波濤洶涌的年代,國家風云激蕩,工人階級的力量被無限放大。當時北滿鋼廠需要派出一位工人代表,要求是跟黨同心,對革命路線鐵桿支持,而且近幾年黨齡還得不少。
齊齊哈爾市委的幾個頭頭熱火朝天地商量,最后選中了一個叫王白旦的技工。誰能想到,這個名字平凡得似乎隨時會被人忽略的工人,竟在人民大會堂的大會上,與毛主席平分秋色,票數(shù)相等!
其實,動蕩年代里,選人的標準不僅僅在技術水平、政治立場,更在于一顆始終為群眾著想、甘于奉獻的心。王白旦正是那種雖然出身普通,但思想純正、甘于吃苦的工人。那時全國上下人人提神鼓勁,齊心協(xié)力搞建設,一切都是為了革命事業(yè)。
他出生北滿鋼廠,和工友們打成一片,無論寒冬酷暑,總是最早進廠、最后離開。你說,這樣一個實打?qū)嵉睦蠈嵢诉€能不受歡迎?
說起王白旦的緣分,其實全靠一個奇妙的巧合。那次開大會當天,代表們紛紛把手里那張票填上了王白旦的名字,票數(shù)奇跡般地與毛主席平分秋色,都得到了170票。有人私下議論:一個普通工人怎么能與毛主席比呢?
言論紛紛,議論不斷。事后有人說王白旦缺少了謙虛之心,不似位高權重的人應有的風范。于是,一時間議論聲、非議聲不斷傳來。
一場因一枚選票引起的風波,就這樣悄然掀起——工人階級與革命領袖之間的距離似乎不再那么明顯。
話說回來,王白旦當上中央候補委員后,竟被推上了改名的風口浪尖。這改名的事兒說得出來,背后都有說法。有人覺得,“白旦”聽著不夠響亮,跟那種響當當?shù)闹醒胛瘑T身份格格不入。
周總理一出面解釋,還特意表示改名的建議是他提出來的,目的就是讓工人階級不背黑鍋。有人就從音字上做文章,把“旦”改成了“早”,于是王白旦就改了名。不少家鄉(xiāng)人聽了后紛紛以他為榮:咱家鄉(xiāng)出了個又誠實又有擔當?shù)闹醒胛瘑T!
然而,風云突變。到了1970年那會兒,政治局勢再度復雜化。一次全會召開期間,一些陰謀論紛紛浮出水面,工人代表也免不了被牽連牽連。
有人趁機借王白旦改名之事大做文章,把他和政治斗爭聯(lián)系起來。正當王白旦面臨嚴峻質(zhì)疑之時,周總理又站出來為他解圍,聲稱那事兒全由他做主,不要連累到純正的工人階級。可這事兒傳到江青耳中,她不惜拿“改名”開刀,挖苦半天,把王白旦改成了“王百得”,這一下讓原本就脆弱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緊接著,1978年中央開始撥亂反正,回頭審查歷史問題。王白旦的改名問題自然成為大家議論的重點。審查組翻查了大量資料,卻怎么也查不出王白旦與江青之間有什么隱情。
最后,他們只能把王白旦的工作崗位調(diào)整,讓他退出領導層,回到老本行去。就這樣,王白旦從輝煌政治生涯跌入低谷,隨之而來的還有長達三年的賦閑生涯。身邊不少同事勸他把名字改回來,洗刷那段不堪的歷史,但他固執(zhí)地說,“就叫王百得,不改了。
”這既是對過去的一種無奈認命,更是他對名利紛爭的一種淡然反抗。
轉眼間,到了1982年,齊齊哈爾市委重新給王白旦安排了個工作崗位,但他卻干脆拒絕了。對他來說,當個高級干部,也不如回到煉鋼廠當回那默默無聞、汗水澆鑄的鍋爐工。年近半百的他,毅然決然地拋下曾經(jīng)的光環(huán),回到了那嘈雜而溫暖的煉鋼車間。
七年光陰,他一直扎根于第一線,任憑外界議論紛紛,只有爐火映紅了他那雙始終堅定的眼。有人說,這就是王百得(王白旦)對名譽的蔑視,對事業(yè)的忠誠。幾番風雨、跌宕起伏,他依舊保持著樸素本色,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工人的心聲。
風云變幻,當初那個與毛主席得票數(shù)相同的工人,最后選擇自甘平凡地做一名鍋爐工。他的一生沒有因那場意外的驚艷而風光無限,也沒有因為政治斗爭的波折而心生怨氣。2005年12月,年屆70歲的王白旦因病悄然離世。
回首他跌宕的人生,誰能料到一個曾站在中央舞臺上的普通工人,最后竟只選擇堅守在爐前,默默揮汗,平實而堅毅地走完一生?
王白旦這一路走來,是命運的捉弄還是堅守的選擇?他既經(jīng)歷了風口浪尖的政治洗禮,也品嘗了名位失落的苦澀。退下鎂光燈,他寧愿在板藍的鋼鐵世界里老實做人。
這不正是許多追名逐利者無法理解的一種力量嗎?到底是什么讓一個人甘心告別輝煌,回歸平凡?他的內(nèi)心究竟懷著怎樣對德與義的執(zhí)著,值得每一個人細細思索?
看看如今的官場斗爭,多少人迷失在攀比權力之中。王白旦的選擇讓人不得不問:當一切光環(huán)褪去,那份樸實和對勞動的熱愛是否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若能像他一樣,時刻守住初心,不沾染虛榮,又有誰不佩服呢?
信息來源:[《歷史檔案》1968年11月北滿鋼廠代表王白旦事跡] 參考資料:[《九大代表奇聞錄——從毛主席到王白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