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核集團旗下 核電運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邱韶陽 在《中國核工業報》發表題為《加快核電數字化轉型 推進新質生產力培育》的署名文章。文章表示,核電數字化轉型是新時代推動我國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中核集團將建設統一規范的核電數字化治理體系,打造具有中核集團特色的核電數據產權機制。
邱韶陽 指出,打造“核電數字產權”正是為了保護各成員單位在數據采集、加工、流通、應用過程環節中享有的合法權利,解決不愿共享、不敢共享的問題,優化核電行業數據流通環境,促進數據多場景應用、多主體復用。
他認為,“核電數字產權”的構建是順應時代需求的舉措,應當從人類整個工業發展的歷程來著眼。全球工業化革命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因顛覆性技術出現推動了生產方式發生重大改變。工業3.0以微處理芯片等IT技術為代表;工業4.0轉型的開啟,是基于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尤其在電子商務、政務管理、智能制造和自動駕駛等方面成果顯著。
在核電行業,從二代核電到三代核電的建設、四代核電的開發推廣,核電行業積極適應科技革命和能源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完善核電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5G、大數據、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與核電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數智賦能新時代核電行業安全高效和高質量發展。
核電產業數字化轉型要求核電研發設計、設備制造、土建安裝、調試和運維等各單位充分發揮“整體·協同”效應,促進產業鏈數據整合和業務協同,共建核電數字化生態體系。
在核電研發設計方面,要推進數智反應堆、三維協同設計等研發設計單位核心業務轉型,實現數字化協同研發設計和驗證平臺應用;應對接核電站運維階段轉型需求,建設數字移交平臺,適度超前設計電站數字化轉型所需IT基礎設施和保障系統,如無線基站、綜合布線、IT設備供電和空調系統等;考慮電站系統和設備運行數據的采集和匯聚。
在核電設備制造方面,應推進設備設計制造數字化轉型,建設產品全生命周期開發平臺(PLM平臺),建設生產過程執行管理平臺(MES平臺),與設計單位,用戶單位共同建設設備全生命周期協同管理平臺,向用戶提供數字移交手段。
在核電建設方面,應推進智慧工地、數字化項目管理系統建設,推動建安數據同步交付。
在核電運維方面,應圍繞生產運行、設備管理、維修管理、安全質量管理、經營管理等業務需求開展數字化技術應用研發和落地實施,打造具備自感知、自適應、自診斷、自尋優等特征的數字化核電廠。
數據是核電數字化轉型的基礎。為打通不同主體間的數據壁壘,發揮核電產業數據要素乘數效應的關鍵在于三點。
一是構建中核集團統一規范的核電數字化治理體系,構建數據標識編碼目錄,在數據規范、數據清洗、數據交換和數據采集技術等方面形成統一協同的數據治理標準,促進不同單位、不同層級間的數據互通和匯集。
二是建設具有中核集團特色的核電數據產權機制,保護各成員單位在數據采集、加工、流通、應用過程環節中享有的合法權利,解決不愿共享、不敢共享的問題,優化核電行業數據流通環境,促進數據多場景應用、多主體復用。
三是依托“核工業數據中心”,打造中核集團數據存儲、治理和共享平臺,統一開展核電數據治理和數據服務,實現數據集中化管理和開發利用。
核電運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現為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公司定位為核電運維技術總體院,是以數智化為牽引的核電運行業績提升技術供給者,錨定集團公司“三位一體”奮斗目標和中國核電科技創新規劃,系統推進核電運營業績提升,引領數字化轉型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