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滿巴蜀,稅惠雙城。乘著第34個全國稅收宣傳月的春風,成都市武侯區稅務局與重慶市沙坪壩稅務局通過“云端直播+現場交流”的形式,共同打造了一場干貨滿滿、熱氣騰騰的“麻辣盛宴”。這場跨越300公里的“雙向奔赴”,既是兩地稅務部門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生動實踐,更是以“稅力量”助推區域協同發展的創新探索。
兩地稅務干部云端開講跨省政策直播課。
直播間擺起龍門陣 個稅政策“涮”著講
“親愛的納稅人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倆要給大家帶來一場‘麻辣味’十足的個稅政策解讀!”4月22日下午,一場特別的稅收政策直播在“沙稅之聲”平臺火熱開播。
“這是我們第三次聯手直播,但坐在同一個直播間還是頭一回!”來自武侯稅務的主播陳琴興奮地說。直播間里,兩位主播用生動活潑的語言,配合接地氣的川渝方言,為網友們詳細解讀了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最新政策。“一老一小能扣除,注意老輩子要‘打包’算,幺兒些就按‘人數’算。”“活到老學到老,繼續教育不能少,考證提升有補貼,國家喊你莫躺平。”主播們金句頻出,將專業的稅收政策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家常話”,收獲眾多網友點贊。
兩地稅務干部云端開講跨省政策直播課。
為了增強互動性,直播還設置了“你問我答”環節。“贍養岳父母可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嗎?”“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屬于子女教育還是繼續教育?”面對網友們的熱情提問,兩位主播一一耐心解答,并現場演示個稅APP操作流程。短短半小時的直播,吸引了近千名納稅人實時觀看,評論區里“干貨滿滿”“非常實用”等留言不斷刷屏。
據悉,兩地稅務部門未來將繼續深化合作,不僅在重要稅收節點開展聯合直播,還會通過理論聯學、課題共研等方式深化合作,共同打造雙城稅務服務國家戰略的“金名片”。
圓桌會上“干貨”多 智慧碰撞點燃雙城引擎
當日下午,一場“含金量”十足的座談會正在火熱進行。16名青年干部圍坐圓桌共話發展,兩地互學互鑒、互融互促的溝通橋梁緊密相接,從紅色基因談到數字化轉型,從鄉村振興說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思維碰撞間妙語連珠。
“如果有一個故事我一定要講給兒女聽,那一定是《紅巖》。”沙坪壩區稅務局黨建工作科郭暢晨講述了自己從外婆口中學習紅巖精神的感人故事。“我們在辦稅服務大廳搭建起‘楓橋調解驛站’,聯合醫保、社保等多部門共同為納稅人繳費人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武侯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楊欣宇的分享引發陣陣掌聲。當山城溫度遇見天府智慧,兩地青年在思想交流中碰撞出創新火花。
“沒想到沙區的‘鄉村振興’產業扶持經驗和我們武侯的‘新興業態稅收治理經驗’能碰撞出這么多火花!”武侯區稅政科青年干部吳夏楊在筆記本上記滿三頁。
重慶市稅務局機關黨委副書記謝尹則用“三個真好”表達了對今日活動的感受:“年輕真好、熱血真好、未來真好,朝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遠景目標,稅務青年的未來是什么樣,川渝稅收現代化的未來就是什么樣!”
從“沙稅之聲”的知識盛宴,再到“奮進同行”的頭腦風暴,這場川渝稅務的“春日之約”既是一次創新嘗試,更是一個嶄新起點。正如成都市武侯區稅務局黨委委員、總經濟師楊革光所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需要稅務青年既做實干家,也做破題者,希望兩地青年將今日的思維碰撞轉化為具體行動,在服務國家戰略的賽道上跑出稅務青年的加速度。” (何穎 黃紫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