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進入曖昧關系。
當你選擇了曖昧,沉浸在曖昧關系中,就要做好被對方當成“獵物”的準備;
在這場你追我趕,拉扯交鋒的游戲里,沒有真正的贏家;
有的,只是自戀與算計的滿足與試探。
-01
男人選擇曖昧的理由:不虧本就是贏
作家渡邊淳一,在書中提到一個觀點,他說:
“男人就是靠下半身思考的動物,他判斷一個女人的標準并不是愛不愛,而是能否上床”。
這很符合男性尋找“短擇關系”的初心。
第一:不需要負責,還能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
你想讓男人不好色,除非等他掛在墻上;
不然的話,哪怕他七八十歲,只要還有思考的能力,他就依然有生理欲望的期待。
力不從心不重要,心中無法摒棄這個雜念,就是男人骨子里的欲。
對男人來說,這叫“欲關”;對女人來說,這叫“情關”。
看過一個戀愛成本數據。
當下年輕人的戀愛成本,男性每個月投入的戀愛成本中位數在2500元,這也是普遍的開銷。
對男人來說,從戀愛到婚姻,長擇的感情線注定要投入大量成本。
于是,曖昧就成了新的選擇。
不需要投入太多成本,不需要負責,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第二:所有蹩腳的情話,都是為了最后一步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洪晃”在一次訪談中分享的經歷。
她說,自己年輕那會,跟國內某知名“陳姓導演”聊天。
這位男導演多么“虛偽”呢?
從晚上聊到半夜,從文學聊到電影,從藝術聊到生活,但閉口不談男女那點破事。
男導不說,她也不提,就在那兒打太極。
男人選擇曖昧關系,經營曖昧關系的方式是不同的。
有些人直接,一開始就暴露需求,行就行,不行就換下一位;
有些人非要凹人設,開口閉口就是文學藝術,就像幾年前的“文青窮游圈子”。
他跟你說破了天,搜腸刮肚,把所有的“窮浪漫”都用在你身上,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最后那一步嗎?
而這個過程,無非是他為自己披上的一層“浪漫外衣”而已。
不敞亮。
既然都想短擇關系了,還要山路十八彎,繞來繞去。
男人選擇曖昧關系的理由,一為欲,二為滿足自戀。
多年前跟一位男同學聊天時,他許下豪言壯語:
“此生堅決不婚不育,只為集齊十二星座女友”。
多年過去,不知他年輕時許下的豪言壯語,實現了嗎?
-02
女人選擇曖昧:一場風花雪月的情愛敘事
直到現在,依舊有許多女生無法直面自己的感情和真實感受。
依舊活在“外界的評價與世俗標準中”,壓抑自己的感情。
我印象最清楚的一位女讀者。
來咨詢時,她說跟男朋友訂婚了,發現男友劈腿,證據確鑿;
不僅思想上開小差,身體上也開小差了。
但她父母不維護她,身邊的圈子都比較“傳統”,雖然她很想掀桌子退婚提分手,但周圍的人都在勸她:
“男人嘛,有幾個不在外面偷吃的?你倆現在還沒結婚,等結婚了他就老實了。”
她精神上是抗拒的,但心理上是膽怯懦弱的。
搖擺不定,不知該怎么選擇。
于是她就跑了,拖著。
沒有勇氣主動退婚,那就拖著,去了另外一個城市工作生活,拉黑聯系方式。
這個時候,她遇到了一個曖昧對象。
上段感情很悲催,曖昧對象很撩人,她道心不穩,感慨萬千,內心壓抑,情路坎坷,于是又陷進去了。
可甜蜜不過1個月,她竟然又被劈腿了。
原來這個曖昧對象也是資深玩家,身邊女生換了一茬又一茬,她還以為遇到了真愛。
男女曖昧的本質差異是什么?
男人將曖昧關系視為“終點”,拿下之后,就意味著升級下一關;
女人將曖昧關系視為“起點”,進入之后,幻想下一步。
前者,生理沉浸,甜言蜜語,但保持理智與清醒,隨時準備跑;
后者,偶爾清醒,但最終會陷入宏大的感情敘事中,自我欺騙。
畢竟,真愛是一個“合理的理由”。
話題:
你覺得,男人的曖昧和女人的曖昧,有什么區別?
作者何所歡:
專注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社交關系等分析,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