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軍艦艇再次穿航臺灣海峽,給解放軍“上眼藥”。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可謂狠狠打了美國一耳光。
1.美艦穿航臺海,挑釁解放軍
據臺媒報道,“威廉·P·勞倫斯”號驅逐艦高調登場,配合它行動的還有MQ-4C“海神”無人機——前者以其強大的作戰能力充當主角,后者則扮演偵察監視的“耳目”。然而,這出所謂“航行自由”的戲碼,結局卻超出了美軍的預料。
(美軍驅逐艦高調穿航臺海,給解放軍“上眼藥”)
報道稱,當這艘美軍艦艇駛入臺灣海峽時,解放軍立即派出了殲-10戰斗機和武直-10直升機等先進裝備,還有052D型驅逐艦進行近距離警戒。美軍想在中國家門口耍花樣?可沒那么容易!
尤其是武直-10那幾乎貼著對方桅桿飛行的操作,簡直就是“奉陪到底”的真實寫照。在海空力量的配合壓制下,“威廉·P·勞倫斯”號最后只能灰溜溜的離開。
這場所謂的“自由航行”儼然成了一出鬧劇,仿佛只是為了給解放軍一次實戰訓練的機會。臺海海空對抗中,解放軍顯然已經占據了主動權,美軍類似的冒險只會遭到解放軍強力反制。
(武直10低空逼近)
2.臺海一舉一動,盡在解放軍掌握之中
實際上,當“威廉·P·勞倫斯”號進入臺灣海峽的那一刻,它就已經置身于解放軍的強大監控網絡之下。
通過多年來與美軍的數次“交鋒”,解放軍早已積累了豐富經驗:準確判斷來者意圖、迅速部署對應策略,而且還能在電光火石之間做出最合理的應對——無論對方是艦艇,還是偵察機。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美軍的這次行動不僅是個別事件,而是近年來中美在臺灣海峽軍事博弈的又一次“交鋒”。
去年,美國海軍“鐘云”號驅逐艦穿越臺灣海峽時,同樣遭到了052D型驅逐艦長沙艦的強勢回應。長沙艦干脆利落地切入前方,“鐘云”號不得不改變航向。這種直接有效的應對方式,已成為解放軍應對類似挑戰的一貫策略。
(052D強勢驅離美驅逐艦)
在解放軍海空力量的“押送”下,美軍每次都是灰溜溜的離開,卻每次都不吸取教訓,上趕著自取其辱,解放軍又怎么能不滿足呢?
3.反制美軍,解放軍手段愈發成熟
隨著中國國防力量的迅速崛起,解放軍對挑釁行為的反制手段愈發成熟而高效。
這種快速反應背后,是解放軍戰略思維與能力的全面提升。中國不再是被動地應對,而是主動采取各類行動以確保國家安全,尤其體現在解放軍在臺海周邊的軍事部署上。
與此同時,軍事現代化也賦予了解放軍更強悍的作戰能力。新型艦艇和戰機不斷問世,055型萬噸大驅、075型兩棲攻擊艦,以及殲-35,這些尖端科技裝備如同一道道堅不可摧的壁壘,將對手拒于門外。特別是在第一島鏈這一重要戰略地位上,解放軍早已不再是任人魚肉的“弱者”。
(殲35等先進裝備成為解放軍反擊利器)
解放軍通過一次次反制行動,向世界傳遞了強烈信號:中國有能力應對任何形式的外部挑釁。奉勸某些勢力好自為之。
4.美國及其盟友該認清現實了
美軍屢次在臺海上演的“自由航行”劇目,顯然是將臺灣作為其印太戰略的重要籌碼,試圖通過這種高調行動來攪動區域局勢。
然而,這種策略并不能改變什么。近年來,中方形成了一套高度成熟的態勢感知和作戰體系。不僅涵蓋了強大的軍事硬件,還包括復雜的電子戰和情報網絡。在這一廣泛的偵察監控網下,美軍任何艦艇或飛機欲靠近臺海,都會被迅速鎖定,并遭到有效的跟蹤與遏制。
(美軍每一次挑釁都是解放軍實戰化演練的機會)
解放軍在臺海的持續力量增長,是美國及其盟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以往,美國的任何軍事行動都可能在大洋彼岸引起風波,但今天,解放軍早已做好準備,將任何外部干涉的陰謀迎面擊碎。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未來,中方必將繼續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一支威懾力日益增強的海軍力量,從而確保在臺海博弈中立于不敗之地。而這種戰略耐心和長遠布局,也正是今日中國崛起的底氣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