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萬能學爸關注我,聆聽學爸更多故事
文字 | 劉娜
首發(fā)公眾號 |閑時花開
01
聽博客時,聽到魯豫說起采訪權貴名流的過往。
原話已不記得,大意是:
一個人,尤其是年輕明星,在流量當頭、紅得發(fā)紫時,是不值得采訪的,因為他整個人都懸浮在膨脹和泡沫里。
更喜歡采訪那些紅過后因某個無常事件,狠狠摔了跟頭,又重新站起來的人。
這樣的人,有著腳踏實地的誠懇與謙卑。
他徹底地摔到低谷省察過自我,故能對平凡人間心懷悲憫。
這段話,只聽一遍就“呼啦”一下住進我心里。
覺得它精準地道出了人在命運起伏中,“高低轉化”和“得失一體”的實相:
高處亦兇險,低處亦結實;
得到亦損傷,失去亦圓滿。
故。
前兩天,刷到吳柳芳身穿正裝、言辭懇切地做《想改命,先轉型》那個演講視頻時,認認真真去聽了。
對,就是那個吳柳芳。
那個因“擦邊視頻”突然爆紅,又因“網友討伐”遭遇封殺,最后暴漲的600萬粉絲被一夜清零的吳柳芳。
她說:
當初之所以頂著“體操冠軍”的名頭去做主播,是媽媽病了,爸爸要貸款給媽媽治病,而她的工資太低,她想成為父母的靠山。
她說:
早在爆紅之前,她一邊學跳舞一邊學直播話術,已播半年之久,但因沒有什么話題和熱度,直播間的人數(shù)只有個位數(shù);
她說:
因為擦邊視頻被全網熱議,粉絲從4萬多一下子漲到600多萬時,身邊的人都恭喜她,但她覺得這一切都太不真實了。
她說:
后來粉絲被一夜清空,降到爆火之前的體量時,她反而長出一口氣,覺得找回了最初的自己,心里輕松了好多。
我很喜歡她的這些描述。
覺得這些誠誠懇懇、簡簡單單的話里,透著人生極為本源且究竟的智慧——
02
★第一,我們最終選擇的,是內心深處端坐的價值觀。
吳柳芳跳擦邊舞時,她知不知道“擦邊”是暗含色情與爭議,最起碼不是正統(tǒng)大美的?
就像我們在現(xiàn)實中或網絡上,看見的那些做低俗夸張之事吸引別人關注的人,知不知道自己是丑陋的?
年輕時,我會斬釘截鐵地說:“他們不知道自己丑?!?/p>
但見識了足夠多世事艱難、生存考驗、無奈選擇后,我的答案是:
“如果可以,人人都想過優(yōu)雅體面的人生,但有些人很多時候沒得選。”
就像橫店影視城那些爭著演丑陋反派的小演員,他(她)不想演片酬高、戲份多、偉光正的主角嗎?
也像勞務市場那些調動全身細胞排擠詆毀同行,只為讓雇主挑選自己的泥瓦匠,他(她)不想當謙遜有禮、不爭不搶、溫文爾雅的君子嗎?
人性的粗狂與野蠻,很多時候是環(huán)境倒逼的產物。
當生活困頓的大手不由分說地扼住你的喉嚨,你就顧不得體面、優(yōu)雅、正派和謙讓。
就像饑渴的流浪狗撲向垃圾桶邊啃噬臭骨頭那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搶到腳邊的六便士。
但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抬頭看見星空和月亮,你知道自己并不想成為粗鄙小丑和庸俗小人。
你渴望成為一個腰桿筆直的人,一個優(yōu)雅踱步的人,一個備受尊敬的人。
甚至一個謙讓利他的人。
這個符合你價值觀的人,才是你一直渴望成為的人,是你渴望拋卻外在束縛后最真實的自己。
有朝一日,你像黃渤和王寶強那樣,完成了從“小配角”到“大主角”的身價轉換。
或者,像咱們村的狗剩和鐵蛋那樣,完成了從“泥瓦匠”到“包工頭”的財富疊加,你會理直氣壯地、光明正大地去擁抱那個正派大氣的自己。
因為,人類的歸屬,是尊嚴感、價值感和獲得感。
是在閃光的英雄敘事里,成為正派且勇敢的自己。
王寶強如此,狗剩如此,你我也如此。
這,也是今日吳柳芳,認為當下的自己才是真實自己的真相:
在掙錢和生計、流量和資本的操縱下,她曾短暫地迷失過自己。
但最終,她還是喜歡那個不擦邊,更美更得勁兒的自己。
03
★第二,人生,是一場均值回歸的平凡。
為什么吳柳芳說粉絲突然暴漲600萬時,自己一點兒都不歡喜,反而覺得特別不真實?
就像這個春天里,我見過的那些曾年薪百萬乃至千萬的自媒體朋友、金融圈朋友、房地產商朋友,聊起過去十年,從“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萬丈,到“斷崖跌落,斷臂求生”的抱團取暖時,都忍不住發(fā)出的感慨:
·“十年一夢?!?/p>
·“真正賺錢多的時候不覺得多快樂,甚至很恐懼?!?/p>
·“現(xiàn)在不怎么賺錢了,反而變得更是自己了。”
為什么?
為什么日子難了,我們的心反而踏實了?
因為歷史和教訓早就告訴我們:
“是非成敗轉頭空”,好的時代和運氣不會一直都在,所以我們在得到時,亦在恐懼。
因為先賢和哲人早就告訴我們:
“人生是一場均值回歸”,最好的我們,和最差的我們,都不是真實的我們,真實的我們,是均值回歸后不好不壞的我們。
這兩年日子如此艱難,但你不管是走在北上廣的大街上,還是杭州重慶的小巷里,都會遇見那些靠一個門店或一個攤位苦苦支撐的人們。
他們和你我一樣,見證過經濟的黃金時代,親歷著歷史的發(fā)展低谷,相信著時代的均值回歸,信仰著“挺住別趴下,一切還會慢慢好起來”。
這是這個時代還有救的民心底座:
我們有過好時候,我們熬過壞時候,日子會在不好不壞中,蜿蜒向前。
04
★第三,回到初心,才能找到無所畏懼的心氣兒。
為什么歷經“U”型波折后,吳柳芳反而做回真實自己了?
因為當浮華散去,一個人才在回到原點后,重拾初心。
初心,是這世上最難找回的東西。
不知大家是否有這樣的感受:
這兩年,不管你是混跡網絡,還是行走現(xiàn)實,總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人做很多事,總是“差那么一口氣”。
人還是那個人,事還是那個事,關系還是那個關系,但因為沒有做好從“黃金時代”向“平凡歲月”的徹底臣服,不能心甘情愿地回到踏實做事的初心,很多人懸在無所適從、迷茫困頓、放不下身段的高不成低不就中,干什么都差一口“全情投入、徹底交付”的精神氣兒。
實話實說,我也有過。
從題材寫不盡、閱讀10萬+、商務邀約不斷,到經常被封文、閱讀量下滑、收入銳減,我曾陷入過“差口氣兒”的猶疑悲觀里。
但,我從雷軍親自為小米代言、劉強東親自送外賣攪動市場、家門口小店不送走最后一個熟客絕不打烊的堅守里,覓得了這樣的力量:
從大佬到小販兒,都憋著一口氣挺過最難時光,我也要找回我的那口氣兒。
回到原點,回到初心,回到最早出發(fā)的姿勢和心態(tài)。
所以,這些日子,我像8年前第一次寫公眾號那樣,毫無保留地打開自己,真真切切地分享自己,無怨無悔地接受檢閱。
當我不再計較高峰和低谷、順遂和艱難、多寡和好壞,我那口氣兒又回來了,我的初心又回來了。
我不“住在”考核和審判的相里,卻擁有了無所畏懼的“心”。
亦如吳柳芳不“住在”流量和裹挾的相里,而擁有了自得其樂的心。
這種歡喜自在的所得,是我寫下今天這篇文字的初心:
“因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心,是初心,是真心,亦是慧心。
閑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情感專欄作家,文藝也理性,溫柔也死磕。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和作者AI制作,特此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