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云南頻道
為夯實糧食安全基礎,推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云南省寧洱縣在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結合產業發展實際,不斷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助力農民增產增收。
暮春時節,寧洱縣同心鎮鍋底塘村委會小水井村民小組的200多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正加緊施工。施工現場,工人們忙著加高溝渠、平整路基,一派繁忙景象。附近的農田里,種植戶正為剛出苗的玉米、無筋豆、馬鈴薯等作物除草施肥。
望著逐漸成型的溝渠和機耕路,村民石阿慶滿懷期待地說:“等路修好了,運輸肥料、收獲莊稼就不用肩挑背扛,農機還能直接開到田邊,土地產出效益肯定能提高?!?/p>
“高標準農田建設必須建一塊成一塊,要讓糧食產量實實在在提上去。”同心鎮鍋底塘村黨總支副書記李建強介紹,為保證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他每天都到施工現場監督,確保工程按時保質完成。
寧洱縣勐先鎮安寧村去年完成2635畝高標準農田改造后,今春迎來首個種植季。項目配套的有機肥已免費發放給村民,農技人員現場開展施肥指導,詳細講解技術要領,讓村民種糧更有信心。
據介紹,2024年至2025年,寧洱縣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為1.67萬畝,項目分布在同心鎮、磨黑鎮、德安鄉、梅子鎮等地。圍繞“田、土、水、路、林、技、管”七要素,重點實施排水灌溉溝渠修建、生產道路新建、取水壩和農橋等設施建設,解決水利灌溉設施老化和機耕道路不配套等問題。項目實施過程中,由寧洱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牽頭,多部門協同推進,縣、鄉、村三級聯動管理,全面提升項目建設水平。
此外,當地農科部門還組建了下鄉服務小組,不僅全程跟進項目建設,還根據農時深入田間開展技術指導?!拔覀兏鶕r時節令,利用高矮搭配和耐陰作物的不同特性,指導群眾實施玉米和大豆套種。”同心鎮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刀加役介紹,在保證玉米產量的前提下,每畝還可通過種植無筋豆增加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效益。
自2019年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以來,寧洱縣高標準農田面積已突破17萬畝,覆蓋受益農戶17679戶5萬余人,年均增收230萬元以上。目前,全縣各鄉鎮、村充分發揮產業優勢,在“糧食+蔬菜”模式下,因地制宜種植大豆、黑花生等特色糧油作物,實現“地不閑置、糧倉漸滿”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灌溉系統、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完善,零散耕地逐步整合為規?;a田塊。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等土壤改良技術,昔日的貧瘠土地已變成豐產良田。
“截至目前,全縣高標準農田面積達17.4萬畝,占基本農田的75%?!睂幎h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副局長邱會程表示,下一步將深化“玉米+蔬菜”等套種和輪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效益,夯實糧食安全基礎,助力農民增收。(楊媚、明配英、周維艷、張蕓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