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的山海關外,多爾袞摸著赤兔馬的鬃毛,突然對著漫天星斗笑出聲:"這中原的月亮,可比遼東圓多了。"他剛收到吳三桂的投降信,二十萬八旗鐵騎即將踏碎李自成的皇帝夢。
可就在這春風得意的當口,一個眼盲手殘的老道士杵著"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載"的布幡,在軍營外晃悠,愣是把這位攝政王嚇得連夜召開緊急軍事會議,不是討論作戰計劃,而是研究怎么破解"亡國預言"。
要說多爾袞的職場履歷,擱現在能寫成《清穿之我在遼東當卷王》。15歲跟著老爹努爾哈赤創業,24歲當上集團最年輕合伙人(和碩睿親王),38歲吞并競爭對手大明集團,妥妥的滿清版馬斯克。
可這位CEO有個致命弱點,迷信玄學。每次出征前要算卦,選營地要看風水,連戰馬鬃毛分叉都要找薩滿跳大神。
山海關大捷后,多爾袞蹲在剛搶來的明朝龍椅上,突然感覺后背發涼。他想起三年前皇太極暴斃時,薩滿說的"得位不正必遭天譴",又想起昨夜夢中血淋淋的崇禎帝沖他冷笑。
這時探子來報說營外有個神棍,他二話不說套上貂裘就往外沖,活像抓住救命稻草的焦慮中產。
老道士的算命攤前圍滿吃瓜群眾,只見多爾袞一個箭步上前:"老頭,算算我司能上市多久?"周圍將領差點沒憋住笑,誰不知道這位攝政王最討厭別人提"大清藥丸"。
瞎子道士慢悠悠捋著山羊胡:"貴司嘛...始于攝政王,終于攝政王;興于孤兒寡母,亡于孤兒寡母。"現場瞬間安靜得能聽見雪落的聲音。
多爾袞的臉從通紅憋成慘白,突然想起自己扶持六歲侄兒福臨登基時,孝莊太后那句"我們孤兒寡母全仰仗十四叔了"。
更絕的是老道補刀:"看見吳總監沒?他跳槽帶路的樣子,像極了將來要造反的樣。"多爾袞手里的暖爐"哐當"砸地上,燙得滿地親兵直跳腳,這話可戳中了所有創業者的心病:引狼入室怎么辦?
要說這老道真是預言界掃地僧。
268年后,另一個"攝政王"載灃抱著三歲溥儀上朝,龍椅還沒坐熱乎呢,袁世凱就帶著《清帝退位詔書》來敲門。
鏡頭切回乾清宮,隆裕太后牽著溥儀的手抖得像帕金森,活脫脫孝莊與順治的鏡像反轉。
最絕的是"吳三桂詛咒"。
當年引清軍入關的平西王,轉世成1912年勸隆裕簽退位書的袁世凱。
這倆都是專業二五仔,一個開山海關,一個開紫禁城,完美詮釋什么叫"歷史是個輪回"。
被老道暴擊后的多爾袞,活像被劇透的追劇黨。
他連夜修改公司章程:嚴禁任何攝政王存在,結果自己先破功當上"皇父攝政王";規定后宮不得干政,轉頭就和孝莊上演"太后の密約"。這種又當裁判又踢球的操作,像極了當代互聯網大廠的防壟斷聲明。
他還搞了個"預言對沖基金",把吳三桂分封到云南吃菌子,心想"離權力中心越遠越安全"。
結果老吳在春城也沒閑著,天天研究《云南蟲谷》里的長生術,最后還真搞出個"三藩之亂"續命套餐。
站在上帝視角看,多爾袞像極了當代焦慮的創業者:融到A輪怕B輪,上市成功怕做空。
他給高管們開動員會最愛說:"我們要做百年老店!"可心里門兒清,哪有什么基業長青,都是縫縫補補又三年。
老道的預言其實早被司馬遷劇透過:"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但多爾袞們永遠不信邪,總覺得自家公司能突破歷史周期律。結果呢?從諾基亞到恒大集團,哪個不是開局"改變世界",結局"被世界改變"?
如今逛故宮的游客,總愛在攝政王辦公室門口拍照打卡。
導游們講起這段野史時,總不忘補句:"各位打工人記住了,下次跳槽前先找算命的,萬一新東家有'孤兒寡母詛咒'呢?"
(全文完)
核心史料溯源
1. 多爾袞與道士對話細節 - 綜合《中華野史》及民間傳說
2. 清初權力格局 - 參照《清史稿·多爾袞傳》
3. 清末攝政王載灃記載 - 源自《清實錄》及近代史研究
4. 吳三桂與袁世凱對比 - 結合《明清易代史研究》學術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