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不放地墊,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或許很多朋友也好奇這個問題。越來越多人門口不放地墊,流行這么裝,拍給大家瞧瞧,不看虧了!
門口不放地墊,怎么裝修呢?
為何越來越多人不在門口放地墊?
我們在門口放地墊,其實就是想讓門口更干凈。特別是從外面回來,腳底下有灰塵。如果下雨天還有泥水,別帶入到客餐廳。
可是,很多朋友卻發現門口鋪地墊所帶來的弊端。也正是以下原因,導致越來越多人在門口不放地墊。
1、地墊藏污
其實很多地方墊都是微孔結構,這個結構可以吸收灰塵、粉塵。
剛開始,地墊確實是很干凈的。我們從外面回來,腳底下的灰塵也可以被吸進去。
但是,對于很多家庭來說,有一個共性:地墊只知道用,不知道洗。久而久之,地墊卻成了我們家里非常臟的一個地方,里面不僅有灰塵,而且容易發霉。
本來想讓門口更干凈的,沒想到因為一個地墊卻讓門口變得更臟,所以就放棄了。
2、地墊掉粉末
很多朋友用過一段時間地墊,卻把地墊扔了。我問了其中的原因,他們說這個地墊根本就不能用,時間長了掉粉。
其實我家也出現過這種問題,買的質量還是不錯的,地墊用了大概有一年多,也沒有洗過幾次。有一次,我把地墊拿起來,嘩嘩往下掉粉末,整個玄關都是粉末,嚇得我直接把地墊拿扔了。
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地墊有很多是有質量問題的,放在門口反而會帶來污染。
3、地墊移動
很多稍微有點強迫癥的朋友,不能忍受門口放了個地墊。踩一下地墊,就移動了,不得不得回來把它擺正了。
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因為我們放地墊直接就是鋪在地上,沒有固定。所以,走過以后,腳產生的力就會把地墊帶歪了。
所以想讓門口的地墊一直保持固定,擺的方正,很多朋友就把它固定住了。但是,拿下來發現,下面又有膠痕。
這種地墊的移動,還可能會摔倒,所以大家確實應該引起重視。
門口不放地墊有哪些做法?
既然有越來越多人在門口不放地墊,有哪些做法代替地墊呢?
下面給大家分享四種比較流行的做法,每一種都還是不錯的。
1、門口材質分區設計
原理是利用門口不同的材質分區,實現落塵和清潔的分隔。
設計方案:在入戶玄關的地方,配一層好清潔的材料,例如可以鋪瓷磚、鋪石材或者是自流平,而室內鋪木地板。中間做分隔條,這樣就形成了材質分隔。
做法優勢:
①方便清潔。因為材質都是易清潔的,即使臟了用拖布拖一下,用吸塵器吸吸,即使有泥水也可以擦干凈。
②過度自然。通過不同的材質,劃分成落塵區和清潔區。在視覺上就提示我們,一進屋要注意不同的區域。
③耐用。瓷磚的石材的,可以一直用下去,不存在地墊用一段時間就磨損,也不會發霉。
2、下沉式玄關
原理是利用入戶玄關區沉降,把灰塵擋在這個地方。也就實現了落塵區和清潔區完全分開。
方案設計:將入戶玄關的地面下沉5厘米左右,與室內地面形成高低差,然后搭配瓷磚。
做法優勢:
①隔塵效果好。因為玄關是下沉的,使用了物理法阻擋。灰塵、泥沙都被擋在這個下沉區,就不會被帶入到室內。
②空間分隔明確。明確了各個處的功能,就可以增強入戶的儀式感。也給我提示,在不同區域的不同功能。
③防滑效果好。因為是下沉式的,下面搭配了防滑磚,所以即使下雨了,地面也不是那么滑,會更安全一些。
3、花紋拼貼
原理是在入戶區域采用不同的花紋。提示該區域的功能。實現在這個地方換鞋,減少灰塵帶入室內。
方案設計:在入戶區域,我們可以鋪貼六角磚,花磚或者是幾何拼貼成其他的圖案,形成一個特殊的區域。
做法優勢:
①視覺感強。通過視覺引導,圖案提示我們該換鞋了。利用這個圖案來代替傳統的地墊,不讓灰塵進入室內。
②個性裝飾好。可以提升入戶的儀式感,讓玄關地面成為家居設計的一個亮點,越住越喜歡。
③耐用和耐臟。因為本身也是瓷磚的地面,所以磨損就不用擔心了。再加上它不會藏灰塵,非常耐臟。
4、智能擦鞋機
原理是利用智能擦鞋機。進入家里之前,先擦一下鞋底和鞋面,減少灰塵帶入室內。
方案設計:在入戶玄關的地方,裝一臺智能擦鞋機。每天清潔進入到家里所穿的鞋。
方案優勢:
①方便好用。進入到家里,腳一伸,先把鞋擦一遍,之后再換鞋,就沒有灰塵了。
②靈活高效。我們可以搭配吸塵器或者掃地機器人。把鞋擦了以后,用吸塵器把周圍吸一下,整個玄關都會很干凈了。
(本文由齊家安安整理編輯,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