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2024年,印度海外移民人口累計高達1850萬,占全球海外移民的6%。
流散在海外各地的印度人,深度融入當地民族,在英國、加拿大和新加坡,甚至有印度人榮登一國領袖的寶座。
那么,當印度人成為海外各個國家的主體民族,情況就大大不妙了。
“最能生”的印度,世界最大移民輸出國
2022年,印度以總人口高達14.64億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的人口第一大國。
也就在同一年,印度的對外移民輸出就高達250萬,創下全球移民輸出人口之最。
2022年龐大的移民輸出,硬是把印度“居高不下”的1.1%自然人口增長率拉了下來,變為0.89%,趨近于澳大利亞這種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水平。
那么,全球“最能生”的印度,為什么成為世界最大的移民輸出國?
印度看似自相矛盾的人口增長率和移民流出率,實際上暗藏了它最大的發展困境,——“僧多粥少”。
據聯合國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印度的人均耕地面積為每人0.15公頃,遠低于全球每人0.2公頃的平均水準。
這意味著,對于大部分長期生活在印度的公民來說,可能連吃飽飯都是一個大問題。
尤其是對于印度的南部地區來說,由于東高止山、西高止山阻擋了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濕氣流,干旱氣候尤為嚴重,饑荒頻繁爆發。
1876-1878年,發生在印度馬德拉斯和孟買的大饑荒,導致印度高達有500萬以上的人口死亡。
有部分印度人為了活命,拖家帶口逃往至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等臨近印度的南亞、東南亞國家,使這些國家迄今為止都有著龐大的印度裔人口。
如果說,饑荒是導致印度農村人口流出的主要誘因,那么把印度城市人口往外趕的主要誘因,就是年輕人“太想進步”。
種姓制度始終是壓在印度人頭上的一座大山,迫切想要出人頭地的印度青年,在國內難以逾越“階級鴻溝”。
因此,不少諸如新德里、孟買等印度大城市的年輕人,苦學專業知識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逃出印度。
據印度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是印度移民最青睞的國家,印度在當地的移民人口分別高達540萬、160萬和78萬。
此外,沙特、科威特等中東盛產石油的國家,也備受印度青年群體的歡迎,每年都有不少印度青年到中東國家的石油公司打工,給家里郵寄外匯。
這讓來自中東國家的外匯收入,也成為了印度的財政來源之一。
更令人稱奇的是,有近千萬移民海外的印度人,雖常年定居海外,卻始終保留著印度國籍。
還有不少印度人,在海外“混”到了一國領袖的地步!
海外的印度人是如何有龐大的文化影響力的?
印度裔的政治成功
2022年10月,英國印度裔保守黨人蘇納克榮登英國首相寶座,此消息一出,立即震驚全球。
許多人恐怕做夢也不會想到,昔日里“殖民印度”的日不落帝國,如今會迎來一位印度裔首相。
在接下來2年的時間里,彰顯印度裔在海外影響力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
2023年9月,印度裔人尚達曼就任新加坡總統;2025年3月,印度裔人卡尼就任加拿大總理。
人們驚訝地發現:從日不落帝國,到英聯邦國家,印度的影響力似乎逐漸席卷全球。
如果有人說,蘇納克、尚達曼等人是印度人里杰出的個例,那么人們恐怕很難解釋為什么號稱美國“科技高地”的硅谷,已被三分之一的印度人占據。
諸如谷歌、微軟等互聯網公司的高層內部,同樣不乏印度人的身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印度裔在海外有著如此巨大的能量?
其中,首屈一指的莫過于印度國內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育。
盡管印度本土的英語“咖喱味”十足,但在長期英語環境的浸染下,印度人在移民海外時,至少可以在英聯邦國家內暢通無阻。
強大的語言優勢,讓印度裔獲得了比其他國家移民,更多融入當地英語社會環境的機會。
外加上歐美這些年興起的關注亞裔等少數群體的“政治正確”運動,讓印度移民群體也吃到了不少政治紅利。
如今,諸如美國等國家,甚至開始舉辦起了“印度文化節”等活動,這樣的活動也受到了印度官方移民部門的大力支持。
因此,印度移民在海外龐大的影響力,是印度本身龐大的移民人口、印度官方的推動以及歐美英語社會包容的共同結果。
但如果放任印度裔在海外的膨脹,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流動在海外的印度人,會讓印度崛起為一個具備世界影響力的強國嗎?
海外的印度人,能否帶來印度的崛起?
盡管龐大的印度海外移民,給當地人口帶來了豐富的廉價勞動力,以及龐大的市場,但歷史證明:如果一個國家放任印度裔的增長,絕非是一件好事。
最典型的代表莫過于斯里蘭卡境內的印度裔人口——19-20世紀英屬印度時期,在饑荒和英國殖民政策的雙重驅動下,大量印度泰米爾人移民斯里蘭卡,使斯里蘭卡國內滋生了龐大的印度裔群體。
印度的泰米爾族移民,逐漸因為資源分配問題,而和斯里蘭卡國內的主體民族:僧伽羅人爆發激烈的沖突,雙方的民族矛盾,最終引發1983年的斯里蘭卡內戰。
這場跨越世紀的殘酷內戰,累計造成了近10萬人的死亡。
在印度的外交脅迫下,斯里蘭卡被迫接受印度的“維和部隊”介入,并且許諾給予泰米爾族人一定的社會權利。
這場名義上由印度干涉的“內戰調停”,實際上讓斯里蘭卡籠罩在了印度“次帝國主義”的陰影之下,印度的海外移民,無形之中成為了印度控制他國的工具。
斯里蘭卡的“前車之鑒”,也讓其他容納印度裔人口的國家十分警惕。
因此,縱使是英美國家,在接納印度裔人口進入高層時,也會要求他們必須皈依西方的核心價值觀。
諸如英國前首相蘇納克等人,在登上一國政治領導人的寶座時,他們其實早已對印度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忘得一干二凈,本質上和奧巴馬這樣的“山竹人”并無差別。
唐若有朝一日,英美和印度爆發嚴重的外交沖突,那么這些印度裔的海外高層,也會毫不猶豫捍衛他們“新母國”的利益。
因此,倘若印度想要僅憑借海外人口的影響力,來取得大國的聲望,那純屬無稽之談。
畢竟,軟實力歸根結底也是國家“硬實力”的延申,一個連本土人民生存尊嚴都無法保障的國家,崛起成超級大國自然也無從談起。
參考文獻:
環球網:印度裔在美國政壇崛起,影響有多大?
半島電視臺:引發斯里蘭卡長達26年內戰的“黑色七月”大屠殺是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