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西藏人很少出來打工?其實說白了,因為西藏人口本來就少,窮人靠著福利補貼都能過的滋潤,何必背井離鄉?
西藏對沿海省份的人來說,是無人區,是人跡罕至的地方,是十里八鄉都找不到人的感覺,盡管風景優美,可要說讓人到西藏定居,恐怕大部分人都不會接受,這是為什么呢?
一方面就是高反,高反會平等的懲罰每一個到達的西藏的孩子,睡著睡著突然暈厥可不是一句玩笑話,時不時的就得吸兩口氧才能反應過來,感覺精神肉體分離了一樣。
都說西藏是洗滌靈魂的地方,看著大雪山,看著金光籠罩的布達拉宮,好像有那么一瞬間,確實非常的美好,可只要把目光轉移開,回歸到日常的生活,就會覺得在西藏生活的時候,呼吸都是累的,走路都是累的。
說白了大部分人接受不了這樣的環境,也接受不了這樣的凍土層,當景點還好,要是當作日常,很多人都難以接受,要不怎么會有支援邊區,到西藏工資給的特別高呢?
對外地人來講,西藏的條件是有點差,可奇怪的是,明明大家都是人,西藏人為什么能夠忍受這樣的環境,忍受貧窮,也不愿意找個吃飽飯的活呢?
有人說,西藏是他們的故鄉,不一定一定要出來打工呢,要說故鄉,河南人就有發言權了,可還不是有很多人出去討生活,這都是必要的犧牲。
可事實卻是,西藏對故土難離這個概念掌握的非常好,很少有人愿意主動離開西藏,一方面是西藏人早已經習慣了這里的環境,對常人來講很難適應的高原反應,對他們而言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再加上這里的人際關系簡單,離開了故鄉就意味著離開了自己賴以生存的關系網,離開了自己的家鄉,一旦出去,就很難有機會在回到西藏,無他,距離實在是太遠了,一般人回個家都得很長時間。
再加上雖然西藏的環境比較兇,可實際上國家對西藏的補貼還是挺多的,無論是農產品補貼還是肉制品補貼,就拿最簡單的牛羊補貼,哪怕是現在由于巴西阿根廷進入國內不少,但該有的養殖補貼并不少,況且耗牛這樣的動物在當地的價格非常高。
中國的貿易體系運輸體系已經延伸到了西藏地區,在西藏地區他們也能享受到現代化社會的服務,西藏的農產品因為環境的原因在內地是比較貴的,有些農產品不管有沒有效果,至少是受到了外地人的一致認可的。
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由,西藏很大,可西藏人卻很少,這種追逐風的自由是所有人都追求的,他們沒必要為了100平的房子在一線城市里打拼奮斗,那樣是舍本逐末。
最后還有語言的不同,由于西藏太過遙遠,漢語的普及程度是較低的,而藏語在現在的社會中很少有人能夠聽懂,這就為他們的出行設下了很大的阻礙。
有時候制約人們向更好的地方發展的不僅僅只有經濟,還有語言。
當然中國一直在對西藏進行輸血,多年來,西藏發展的是越來越好的,這也讓更多人降低了出門去闖一闖的心思。
牦牛、白云、山羊、藏服,寒風、雪山,這些都是西藏的獨特生態,接受故鄉的不美好,也接受家鄉的好,這就是西藏人的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