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上午9時至11時,將迎來本年度首個“蛇年蛇月蛇日蛇時”的特殊時間節點。這一有趣的紀時現象,基于中國古老的干支紀年系統構建,分別由“乙巳年”“乙巳月”“乙巳日”“巳時”組成,四重“巳”字重疊,成為民間所說的“蛇四重奏”。
根據中國傳統天干地支紀年法,地支共十二個,分別對應十二種生肖與時辰,每12天一個輪回,形成年、月、日、時的系統配合。“巳”為地支第六位,對應生肖“蛇”,每60年一個干支大循環,形成相對稀有的多重同支組合。今年該組合將出現三次,分別為4月30日、5月12日和5月24日,皆出現在上午9點至11點的“巳時”。
盡管該現象主要體現為干支紀時上的排列巧合,但其在民間文化中常被賦予吉祥、神秘或變化之意,尤其在風水、命理、星象圈層常有一定關注度。不少網友調侃:“適合打卡紀念,也可能是轉運之時。”更有民俗愛好者稱,這種“重疊干支”的時間點,是“天人合一”的體現,代表天時、地利與人和共振之機。
與此同時,學術界則保持理性視角。有專家指出,天干地支系統是古代中國人總結天文周期、陰陽五行與社會運轉關系的結晶,但現代社會更多應當從文化傳承與傳統知識教育角度理解此類現象,而非神秘化。
“蛇年蛇月蛇日蛇時”的出現,在數字排列上具有一定對稱美感,也能成為公眾重新關注傳統歷法和時間文化的契機。不少中小學教師和博物館也借此機會,組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主題課程,介紹天干地支、二十四節氣等中華時間系統。
在數字技術與傳播媒介高度發達的當下,這一紀時現象迅速登上多個平臺熱搜榜,成為網絡熱門“打卡話題”,也展示了民間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持續興趣和好奇心。
或許這一天的9點到11點,并不會真的發生“天機異動”,但人們對傳統的記憶、情感與互動,卻正因一次“巧合的重逢”而愈加深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