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章家敦,很多人可能第一反應是“哦,那個老說中國要崩潰的家伙”。2001年,這位美籍華裔評論家靠著一本的《中國即將崩潰》成了名人,書里信誓旦旦地說中國撐不過十年。
可二十多年過去了,中國不僅沒垮,反而越發站穩了腳跟。然而,這位老兄愣是沒消停,隔三差五在西方媒體上拋出“中國要完”或者“中國威脅世界”的論調,活脫脫成了個話題制造機。
1951年7月5日章家敦生在美國新澤西州,家里有點混搭風:他爸是江蘇如皋人,他媽是蘇格蘭裔美國人。這樣的背景讓他從小就跟中國有點緣分。
他在新澤西楓林的哥倫比亞高中念書,1969年畢業時還當過班級主席,挺會來事的。之后他考進康奈爾大學,一路讀到1976年,拿下法學博士學位,算是學霸級別。
畢業后,章家敦沒閑著,直接進了法律圈,在幾家大牌國際律所混得風生水起。他在亞洲待了快二十年,先在香港,后來搬到上海,干過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還在保爾·韋斯律師事務所當過顧問。
在中國這些年,他親眼見了經濟起飛的場面,也摻和了不少商業項目,對中國市場怎么運轉算是門兒清。2001年,他搞了個大動作,出了本書叫《中國即將崩潰》。
這本書可不得了,里面說中國的經濟繁榮就是個殼子,底下全是窟窿,比如國有銀行的壞賬堆成山,國企效率低得不行。他還放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這些毛病藏不住,最多五到十年就得崩盤。
書一出,火得不行,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還被翻譯成好幾種語言。從那以后,章家敦的名號算是響了,美國國會都請他去講過話,儼然成了“中國專家”。
后來,他索性把律師這行放一邊,專職當起了評論家和作家。《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每日野獸》這些大報上常能看到他的文章,聊中國經濟、地緣政治啥的。他還老上電視,CNN、福克斯新聞、MSNBC的演播室里總能見他指點江山。
當然,他也不是沒爭議。那本“崩潰論”的書預測一次次落空,但他臉皮厚得很,從沒退縮過。時間不對就改時間,話題不對就換話題,總能讓自己留在聚光燈下。
他在X平臺上也挺活躍,賬號@GordonGChang粉絲不少,發的帖子短而狠,專挑中國的事兒說。此外,他還當過康奈爾大學校董會成員,加入了全球臺灣研究所顧問委員會和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董事會,關系網鋪得挺廣。
章家敦眼中的中國:不是崩潰就是威脅
章家敦看中國基本就兩招:要么說它快不行了,要么說它威脅全世界。這套路貫穿了他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遇到大事小事都拿出來用。
先說“崩潰論”。2003年非典來的時候,他在電視上說得唾沫橫飛,說病毒會把中國醫療系統拖垮,連國家根基都得抖三抖。可中國靠著快速隔離和醫療動員,硬是把疫情摁住了,社會也沒亂。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他又跳出來,說奧運會是中國的“絕唱”,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結果奧運會辦得漂漂亮亮,基建和組織能力讓全世界刮目相看。
2020年新冠疫情剛起,他又故技重施,說中國這次肯定完蛋,疫情會變成它的“墓地”。可沒多久,中國用封鎖和大檢測把病毒控制住,經濟還率先恢復了。
“崩潰論”不靈,他就換“威脅論”。2016年,他寫文章說中國經濟撐不過一年,可那年中國的GDP增長對全球貢獻了33.2%,打臉來得太快。
預測錯了,他也不慌,立馬轉頭聊中國的軍事實力和國際影響力。2021年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他警告中國會陷進去出不來,但中國跟阿富汗的合作項目照樣有條不紊,網友還專門列清單反駁他。
這幾年,他的調門越來越高。在福克斯新聞上,他一臉嚴肅地說:“中國正準備干掉美國人,美國得趕緊自衛。”在《新聞周刊》上,他還寫過“中國要把美國擠出中東”的文章,標題一個比一個嚇人。
從“崩潰”到“威脅”,這切換玩得溜得很,有人就開玩笑,說他是“中國黑”的代言人。
其實,他這套說法也不是完全沒依據。中國經濟確實有債務問題,國企效率也常被吐槽;軍事擴張和國際影響力上升也是事實。但他老把這些放大到極致,非說要崩要炸,現實卻總不配合。他這種風格,更像是抓著問題使勁渲染,迎合某些觀眾的心理預期。
后來咋樣了?
章家敦的預言雖然老被打臉,但他愣是在西方媒體圈混得穩穩當當。他的書和文章常被批評沒啥深度,甚至誤判了中國的發展軌跡,可在保守派那邊,他還是香餑餑。
網上,他早成了個“梗”。B站上有“章家敦被打臉合集”,從非典到新冠,把他失敗的預測挨個數一遍,點擊量破千萬,評論區全是哈哈哈。
有人調侃:“他是美版‘戰忽局’的臥底吧?”這“戰忽局”是網友編的,意思是戰略忽悠局,專門忽悠對手。X平臺上也有不少人拿他開涮,說他預測跟天氣預報似的,反著聽就對了。
他自己倒不覺得尷尬,還挺硬氣。有人問他咋老錯,他淡定地說:“我沒錯,只是時間沒到。”為了給自己加點逼格,他還偷偷改了維基百科,把職業欄加上“未來學家”,結果被網友揪出來,又是一頓笑。
不過,他在保守派媒體里地位沒動搖。福克斯新聞老請他上節目,他也樂意去,繼續講中國怎么威脅美國,語氣跟以前一樣斬釘截鐵。他的書照賣,文章照發,粉絲也還捧場。尤其在美國對華態度強硬的時候,他的觀點總能撓到一些人的癢處。
從大環境看,他這種“中國要么垮要么強”的說法,其實反映了西方對中國的復雜心態。一邊盼著中國出問題,一邊又怕中國太厲害。這種矛盾心理讓他有了市場,也讓他的評論多了幾分耐人尋味的意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