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海車展正式拉開帷幕,在吉利展臺的一隅,一輛“傷痕累累”的銀河E5(參數丨圖片)測試車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圍觀。這輛車的“破相”并非偶然,而是源于4月16日一場堪稱“地獄級”的碰撞測試——以50km/h的時速正面撞擊直徑254mm的剛性中心柱。要知道,行業常規測試多以25%偏置碰撞為主,而中心柱碰因接觸面積小、應力集中,對車身結構強度是更嚴苛的考驗。實測數據顯示,碰撞后銀河E5乘員艙最大變形量僅153mm,A柱僅出現12°的輕微形變,全框式副車架與六條縱梁、五條橫梁構成的車身骨架,清晰展現出多路徑傳力設計對沖擊能量的高效疏導。
“這車看著慘,但關鍵數據能打。”據官方披露,銀河E5車身高強度鋼占比達72%,其中熱成型鋼占比19%,搭配“田字格”框架結構電池包,碰撞時能量通過車身與電池包協同潰縮區逐級吸收。更值得關注的是,其搭載的L2級組合輔助駕駛系統在碰撞后仍保留了緊急制動輔助功能,配合前雷達0.947米的探測距離,為極端場景下的二次避險提供了冗余保障。
從細節看安全體系,銀河E5的“硬核”體現在每一處工藝標準:神盾電池通過8針同刺、5mm鋼針貫穿等極端測試,無熱失控、無起火、無爆炸,IP68防水防塵認證使其在1米深水中浸泡48小時仍可正常工作;貴陽制造基地采用激光飛行焊技術,將車身縫隙公差控制在0.3mm以內,主駕座椅270mm的前后調節行程,可適配身高1.5-1.9米的用戶群體。展車雖經碰撞,但四門仍能正常開啟,三電系統高壓回路0漏電、0冒煙,電池包內部電芯毫發無損,印證了從電芯到整車的全鏈路防護邏輯。
在近期多起電動車安全事故引發公眾擔憂的背景下,銀河E5選擇以“帶傷上陣”的方式直面質疑。“傷的是外殼,立的是標桿”,吉利已開放1562項安全專利中的30%電池技術細節,涵蓋電芯熱管理、碰撞能量疏導等核心領域。這種以實車碰撞數據說話的態度,或許才是對“安全”二字最硬核的詮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