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經開區深入落實“就業優先”戰略,持續打造就業友好型園區,以高質量充分就業保障高質量發展,堅持“起步即沖刺,開局即決戰”,一季度新就業超1萬人,占新區超三分之一,實現就業工作“開門紅”。
拓寬用工保障“穩就業”
企業的需求就是工作發力的方向,春節后是企業的招工旺季,經開區線上線下齊發力,線上依托獵聘網與智聯招聘合作搭建“泰達引才空間站”線上招聘平臺,定期組織開展網絡主題招聘會,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實時在線招聘環境以及精準崗位匹配等服務。線下依托中國(天津)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公共招聘平臺,自主舉辦招聘會,組織企業赴高校、勞務輸出地參加招聘會攬才,積極拓寬人才合作渠道。一季度,服務覆蓋企業350余家,累計提供就業崗位1300個,線上線下應聘累計達4萬人次。
人才是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應屆高校畢業生是經開區特別渴望的青年人才,博士后人才是青年人才中的塔尖人才,經開區積極滿足企業對優質青年人才引進需求,深入落實“智匯泰達”“卓越泰達”專項行動。一季度,大力發展就業見習基地,新增就業見習基地11家,累計備案見習基地達103家,約占濱海新區見習基地總量的四分之一。通過引才關口前置及“海河英才”和濱城落戶引才計劃,累計引進中高層次人才1000余人。一季度新增天津正標津達線纜集團有限公司等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累計增至103家。
一季度,經開區就業數量穩中有增,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其中綠色石化、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成為拉動就業的新增長點。從一季度新增就業人員結構特點來看,大專以上學歷從業人員同比增長11.6%,首次來經開區就業人數占一季度新就業人數的40%。新質生產力企業正不斷為區域提供更多高薪、高學歷就業崗位。
激活人力資源“新動能”
人力資源服務業是國家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就業優先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產業。為深化人力資源服務供給側改革,培育壯大市場化就業和人才服務力量,經開區推動人力資源產業園功能升級。一季度,中國天津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濱城園區)新增5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累計入駐人力資源服務機構87家,辦公人員近2000人,年營收額超50億元,稅收達3億元,匯聚獵聘、中智、銳仕方達等國外知名人力資源企業,涵蓋外包、獵頭、咨詢、背調、招聘、法律等多種服務業態,依托中國天津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濱城園區)鏈接集聚各類服務區域產業發展要素資源,為企業引人才、保用工、促就業注入強勁動能。
為有效服務靈活就業群體,引育國際公認新興人才群體,整合區域資源吸引數字人才,涵養多層次人才發展生態。一季度,經開區率先成立了北方首個數字游民國際人才港,活動現場發布了“1+3+N+X”的整體布局規劃,以中國天津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濱城園區)暨人力資源服務出口基地為一個核心;以現代服務業區(MSD)、“于響”片區、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為三個支點,服務濱城全域,輻射京津冀;協同N個數字游民載體,面向X個未來產業,鏈接全球,打造集人才引育、產業孵化、跨境協作、產研融合于一體的國際數字游民生態圈,力爭“十五五”期間集聚超千名數字人才,孵化百家數字經濟企業,形成億級數字產業集群。
公共就業服務“再升級”
高質量充分就業離不開高水平公共就業服務,也離不開和諧勞動用工環境。一季度,為解決好企業職工“急難愁盼”問題,經開區持續推動就業“無感化”服務,扎實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整合升級求職招聘、事項辦理、勞動維權、人事檔案等全鏈條就業服務職能,一體化入駐政務服務大廳,聯通就業、社保、檔案、維權信息,讓企業和職工“一窗辦、網上辦、掌上辦”。一季度,公共就業服務窗口扎實落實人社快辦行動,業務經辦量12552件,網上辦結率96%,當日辦結率80%,次日辦結率100%,服務滿意率100%。
為營造良好企業用工和人才就業環境,經開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整合人社、工會、法援資源,推動“勞動普法大講堂”進園區、進企業10次,幫助企業規范用工行為。一季度,經開區獲批7個工傷預防申報項目,預計開展工傷預防培訓1800余課時,培訓超5800人次,項目數量及規模均在全市位列前茅,為減少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營造安全、安心、安穩的就業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