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克里姆林宮旗下的塔斯社援引《歐洲真理報》消息,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前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近日再次發表強硬言論,聲稱包括芬蘭和瑞典在內的新近加入北約的國家,已“自動成為俄軍打擊目標”,甚至包括“潛在的核反擊手段”。
梅德韋杰夫指出,在加入北約前,芬蘭和瑞典因其地緣政治位置等因素,享有一定的國際安全“特權”。但如今,它們已是“敵對軍事集團”的一部分,因此“被俄軍視作目標對象,包括反擊、預防性措施以及核武器成分”。
他諷刺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嗎?并沒有!這不過是政治游戲。”
與此同時,俄羅斯對鄰近的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的敵意也在升級。俄對外情報局局長謝爾蓋·納雷什金日前也表示,所謂的“挑釁國”如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若北約對俄白聯盟國家發動攻擊,將首先遭到“痛苦的打擊”。
對此,波羅的海國家的國防部長們警告稱,若烏克蘭戰場出現停火,將導致該地區安全風險顯著上升。
梅德韋杰夫的表態并非首次釋放核訛詐信號,但此次將目標明確指向芬蘭和瑞典,顯示出俄羅斯對北約東擴的高度警惕與敵意。這種“你加入我就打你”的立場,既是戰略恐嚇,也是國內民族主義宣傳的一部分,用以維系內部對外敵形象的認同。
芬蘭和瑞典原本奉行軍事中立政策,但俄烏戰爭爆發后,它們迅速申請并獲得北約成員國身份。雖在集體防衛框架下提升了安全保障,但也不可避免地激怒了俄羅斯,使其成為“優先目標”,陷入所謂“安全困境”——增強自身安全反而被視為挑釁。
納雷什金對波蘭與波羅的海國家的警告,意在分化北約內部,挑動成員國間的恐懼心理。這種“先打小的”策略是冷戰以來蘇聯/俄羅斯常用戰術,試圖通過威脅邊緣國家來影響北約整體的戰略部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