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月,美軍突然接到了一個令他們感到震驚和恐慌的消息,志愿軍奪取了天德山和夜月山陣地。這兩處陣地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漢城至金化鐵路和公路沿線上的兩處制高點。而這條運輸線對于美國而言堪稱“運輸大動脈”,如今兩處陣地被志愿軍掌控,與切斷了他們的重要運輸線無異。
美軍來襲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即便是強大如美軍,補給線被斷也同樣會遭遇滅頂之災。為了重新打通這條重要的運輸線,美軍迅速集結了重兵,準備對天德山和夜月山兩處陣地發起突擊。但在此之前,美軍高層先安排美軍第3師進攻460高地。
美軍對高地的命名,主要是按照當地海拔,例如天德山陣地被美軍稱為470高地。460高地位于天德山前沿,若想攻下天德山,勢必要率先拿下460高地,否則就會陷入攻此失彼的境地。也正因為如此,美軍高層希望美軍第3師能夠肩負起先頭部隊的擔子,奪下460高地后再配合美軍騎兵第一師對天德山發起突擊。
美軍第3師師長索爾接到命令后,顯得非常不滿。其一,從美軍第一軍定下的這個作戰計劃來看,顯然是沒看得起第3師,幾乎將第3師視為美軍騎兵第一師的馬前卒了。
其二,志愿軍當時雖然攻占了天德山,但據索爾戰前派兵偵察得知,志愿軍在天德山一帶陣地的兵力并不多,全部兵力都算上也不過一個連的兵力而已,天德山主陣地也不過一個排的兵力罷了。
最重要的是,美軍的武器裝備領先志愿軍很多,同時又配備了大量坦克和轟炸機。在這樣的條件下,美軍又占據絕對的兵力優勢,只要美軍對天德山發起猛攻,定然可以兵不血刃的取得勝利。索爾當時估算過,自己這邊的兵力投入兩個營,兵力就可以形成碾壓。
基于這兩點考慮,索爾完全有理由認為,軍長奧丹尼爾制定的這個“突擊計劃”,完全就是為了給美軍騎兵第一師這支王牌部隊的功勞簿上添磚加瓦。而實際上,這個“突擊計劃”對實戰而言根本毫無意義,只要美軍第3師愿意,完全可以在攻下460陣地以后,繼續朝著天德山陣地發起猛攻,定然可以豪取一場大勝,配合美軍騎兵第一師純屬多余。
索爾當時將攻打460高地和天德山陣地的任務交給了第15團,時任美軍第15團團長的奧尼爾上校,可謂是充分領會了上級的意圖,制定作戰計劃時簡單粗暴,直接讓一個營去打460高地,一個營去打天德山高地,另外一個營當預備隊。
慘烈一戰
雙方交戰以后,美軍直接派出兩個排的兵力猛攻460高地,而我軍當時在460高地上的兵力僅為11人。美軍首次進攻屬于一觸即撤,即便如此還是出其不意之下讓我軍傷亡3人,損失不小。時任8班班長的尚玉芝意識到,美軍雖然撤退是因為試探進攻,并非沒有持續進攻能力,遂下令3人戰斗小組提前趕往陣地前方的山梁處埋伏。
等美軍開始第二次進攻時,尚玉芝的判斷之高明體現了出來,一隊美軍機槍兵果然進入了埋伏,被我軍3人戰斗小組奇襲全殲。這一戰對我軍至關重要,不僅粉碎了美軍的第二次進攻,還繳獲了美軍的機槍,利用機槍的火力擊退了美軍。
美軍進攻遇阻,但也并非一無所獲,他們通過這一戰摸清了我軍的迫擊炮陣地。美軍的第三次進攻,主要針對的就是我軍迫擊炮陣地。他們采取正面佯攻,迂回偷襲我軍迫擊炮陣地的策略,并成功摸了上來。
等我軍迫擊炮陣地的戰士們發現敵人時,敵人已經距離很近,這種情況下迫擊炮陣地幾乎就難以保全了。但美軍沒想到的是,我軍戰士突發奇想,竟然直接將迫擊炮利用山地角度,架設成平射炮反擊抹上來的美軍士兵,不僅保全了陣地,還消滅了不少美軍。
與此同時,美軍派去進攻天德山陣地的一個營,也在我軍陣地前吃了大虧。接連戰敗的消息傳到奧尼爾的耳中時,令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兩個營的兵力打一個連守的兩處高地,竟然如此艱難都沒能寸進,這不符合常理啊!
于是,奧尼爾也不敢繼續囂張了,接下來的作戰采取了穩扎穩打的戰法。奧尼爾先安排炮火猛轟我軍陣地,又安排轟炸機朝我軍陣地投放凝固汽油彈,我軍駐守的兩處陣地,防御工事全部被美軍炮火摧毀,陣地上瞬間成為人間煉獄。
盡管美軍的作戰方式毫無新意,但這種密集的炮火覆蓋,還是給我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盡管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軍將士依舊死守不退,或者肉搏拼刺刀,或者手持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即便是連長都選擇縱身從高處一躍而下,砸死了一名美軍后壯烈犧牲。
再次擊退美軍以后,我軍422團及時給陣地補充了兵員,先后補充了100多人,投入總兵力達到了280人。如此慘烈的一戰,不僅我軍有些吃不消,更讓美軍覺得顏面無存。武器裝備占優、兵力占優,卻接連失敗,這樣的戰果終于讓美國人發狂了,竟然對我軍使用了毒氣彈。
美軍這樣的舉動,第一時間被我軍隊伍中的一名解放戰士發現。他以前在國民黨軍中學習過毒氣彈,知曉如何防備毒氣,迅速高聲大喊,讓戰友們用毛巾捂住口鼻作戰。這一句大喊,挽救了很多生命,也讓美軍的進攻再一次鎩羽而歸。
戰斗最后,我軍陣地上的戰士們已經十不存一,但美軍卻還是采取了人海戰術,直接安排了三個連的兵力沖上陣地。這時,美軍已經對志愿軍產生恐懼,三個連中的兩個連都與志愿軍交過手,所以接到命令后進攻的腳步緩慢。
但其中一個連卻是首次上陣與我軍交手,將此次進攻視為爭奪戰功的機會,領先后面兩個連很大的距離,率先攻上了我軍陣地。直到我軍戰士用三根爆破筒炸死炸傷大片美軍時,這個美軍連才意識到情況不妙,但為時已晚。
據美軍戰史記載,該連此戰傷亡慘重,面對的卻僅僅是志愿軍傷痕累累的十余人而已。戰后我軍也對天德山防御戰進行了統計,我軍參戰的280余人,在友軍接防時,僅剩下17人,其余人全部壯烈犧牲,該連被譽為“天德山英雄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