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已經高達145%,在他尚且沒有降稅打算的情況下,美國的一些大型零售商坐不下去了。
有消息報道稱,沃爾瑪、塔吉特等零售公司已經通知中國供應商,準備恢復貨物配送,讓他們進行發貨。至于特朗普的高額關稅,他們也不打算管了。即便由美國的消費者買單,他們也要從中國進口。
這也就意味著,此前中國供應商因為關稅而中斷的交易,還有那些累積的商品,都能正常出口了。
實際上,早在特朗普開始不斷增加關稅開始,中美這條零售供應鏈就已經開始動蕩。首先是美國企業延期出貨,導致供應商貨物堆積。
接著,為應對關稅,沃爾瑪還提出了讓中國供應商降價來抵消關稅成本的想法,顯然不想讓自己承擔關稅的負面影響,因此試圖轉嫁矛盾。但作為零售商品,本就價格低廉,如果降價就意味著虧損,中國方面顯然不會做這樣損己利人的事。
因此當時不僅中國商務部介入其中,供應商也一同暫停發貨,不再理會美國企業的要求。
在一段時間內,很多接受采訪的供應商都表示,他們不接受沃爾瑪的要求。這些供應商紛紛調整產品的銷售渠道,減少對固有供應鏈的依賴程度。比如通過電商吸引消費者,從供貨轉變為供貨加直接售賣。
這樣的話,即便損失了美國市場,但他們還有國內和其他國家市場。美國市場因為關稅進不去是有影響,但影響并不會那么大。
然而中國等的下去,美國企業也等不下去了。
那些中斷供貨的商品看似不起眼,卻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電子產品到衣服玩具,從車輛機械到鍋碗瓢盆,涵蓋衣食住行各個領域。而尋找價格低廉且能取代中國供應商的國家,對美國方面來說也基本不可能。
除此之外,美國的消費者也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自特朗普上任開始,消費者購買日常用品的價格越來越高,光是柴米油鹽都耗費大量資金,想要喝瓶水都買不起。
因此即便沃爾瑪等企業想要讓美國的消費者承受這些,也得看他們的購買力。畢竟作為零售商品,當它的價格讓消費者望塵莫及,也就意味著利潤的減少。
如此種種,都顯示出美國關稅對自身帶來的危害。
因此,在前段時間,美國的零售三巨頭和特朗普進行面談,其核心點估計也是在關稅和美國零售市場的動蕩上。在此期間,特朗普也表達出對中美談判的意向,甚至對外放出了一些煙霧彈,以中美正在協商的假消息,迷惑外界視線。
但不管特朗普究竟是什么意思,現如今這些零售商已表明態度,恢復供應且讓買方承擔關稅負擔,也就意味著中國供應商不再受到影響,關稅的壓力完全給到了美國。
這樣下去,關稅戰還怎么打呢?在中國市場和中國制造無法替代的情況下,美國的高額關稅只會讓自己的損失越來越大。特朗普想要給中國施壓,讓中國服軟的想法,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費功夫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